□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办好16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围绕如何回应群众关切,倾力做好民生实事,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市政协委员、锐仕方达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岳建民看来,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支撑。因此,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吸引、聚集和培养,成为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之举。岳建民建议,要进一步促进政府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质量,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和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社会和企业应不断改善用工环境,给员工提供更优质的工作保障,实现用工和供给的有效匹配,更加有效解决当前就业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市政协委员、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说,要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马莉娜看来,要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就要让健康知识普及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马莉娜建议,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专款专用。同时,尽快在乡镇卫生所、卫生院、基层社区设立健康教育科,让专职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
高质量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于鹏建议,应在青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水平。在前期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完善的基础上,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房屋设施、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事业,在投融资机制、水电气价格、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让居家养老服务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
“要聚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就一定要在强化政策引领的同时,加强市民的参与感,让大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民生暖意。”市政协委员、青岛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秋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