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微生物“断口粮”,青岛污水处理“零碳源”

仅一家污水厂每年可节约费用1000余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0余吨
青岛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  帅

 通讯员  尹建辉  曲  勇

 本报1月24日讯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目前而言,绝大多数污水厂通用的做法就是添加碳源。如今,青岛水务双元水务有限公司城阳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打破这个“常规”,其自主研发的无碳源投加水质达标技术,破解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低碳源条件下无法脱氮除磷的行业技术难题。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碳源费用1000余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0余吨。

 “对污水处理厂而言,处理过程中主要依靠微生物来‘吃掉’污染物,以此达到净化水质目标。如果进水有机物浓度太低时,微生物就会吃不‘饱’,连带影响氮、磷的去除效果,为了维持微生物的活性,污水处理厂就需要外购乙酸等有机物作为碳源,保障脱氮除磷效果,达到净化水质的要求。”青岛水务双元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苗介绍,采购碳源不仅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使用碳源还会增加碳排放。

 作为山东首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双元水务在追求绿色低碳的时代浪潮中,瞄准了无碳源添加技术的研发工作。

 王继苗表示,无碳源添加技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反应来实现污水达标处理,在国内亦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过程中开展了百余次的工艺参数调整,对近4000个水样、9000个工艺数据进行分析,化验班组工作量相当于日常工作的数倍,通过100多天的技术分析及工艺调整,该技术率先在双元水务三期二号生物池试验成功,之后又在三期一号、三号池和二期生物池中调试,均取得无碳源投加水质达标良好的效果。

 由于污水厂进水水质并不稳定,需要不断调整工艺。通过一段时间运行统计数据来看,二期和三期出水总氮数值平均值在5-10mg/L之间,氨氮大部分时间均在1mg/L以下,出水指标均优于国家出水一级A标准,基本达到地表类IV类水标准。城阳城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技术,突破了低碳氮比时无碳源总氮不能达标的技术瓶颈。

 双元水务城阳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日设计能力25万吨,服务范围为城阳城区、白沙河以北、青大工业园、夏庄、惜福镇等区域。正常碳源投加单耗按照30mg/L,处理污水量按照20万吨/日计算,每天可节省24吨碳源,一年节省8760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076吨。

 无碳源添加技术一方面节省大量的碳源药剂费用,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每年可以节约生产成本1000余万元;另一方面能够大量减少碳投放和碳排放量,依靠技术为绿色环保提供生产保障,对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行业内具有标杆和导向意义。

 据悉,双元水务自2020年开始两年期间完成项目研发24项,形成的科技成果均已应用在污水处理服务中,成果转化率100%,平均每吨水的处理成本达到全国同类型污水厂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