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语话书

那时的大学

青岛日报 2021年11月22日

□张芝萌

 “回看近代教育史上的人物,很多人感慨那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的确,在当时的大学讲台上,记录了一串响亮的名字: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钱穆、胡适、傅斯年、顾颉刚、赵元任、闻一多、朱自清、刘半农、吴宓、叶公超、梁实秋……一位位或西装革履或布衫长褂,或新派或保守的先生们留下了生动的故事,回看起来,仿佛群星闪耀。正如梅贻琦校长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写在张宁芳的《那时的大学:大师们的求学记忆》中。

 民国大师们是怎样读大学的?文章通过胡适、费孝通、潘光旦、陈岱孙、赵元任、茅盾、冰心、钱锺书、季羡林等知名学者对求学经历的记述和回忆,讲述了他们如何择校、赶考,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在图书馆内“开矿”……清华新生入学,第一关就是北大的开学“第一课”,读者甚至能看到“1933年清华入学考试的那份试题。书中也提到,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北大等高校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社团组织。

 聚焦变动时代里的大学校园,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民国风采,书中,那些盛名在外的大师们也有其作为普通青年人的欢乐与苦恼:梁实秋在清华创下过一顿饭吃12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的纪录,季羡林“偷听”冰心的课碰壁,报考北大的茅盾在家等了一个月才看到录取名单……放眼看去都是大师的真性情。

 书中的他们大多成长于清末民初,对于他们而言,年少的求学时光让他们各自自由璀璨发展,对于读者而言,正是这群人在近百年前中国学府里铸造那为后人景仰、闪耀着光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