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服务,市南如何蹚出新路

青岛日报 2021年09月29日

▲市南区沿海一线。 邢志峰 摄

▲市南区打造的企业服务智慧平台,整合政策、招商引资等信息,服务企业更全面、便捷。王 萌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 萌

 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的市南,在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方面精准发力,以新成立的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各行业部门为重点、各街道办事处为基础,构建了三级联动的企业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常态化、集成化、专业化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发展。同时,积极发挥市场化作用,汇聚各类行业协会、联盟、专业机构、专家智库等社会化资源,为企业打通产供销、人财物、投融资等链条,构建产业生态和行业共促成长综合空间。为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市南区还聘请第三方服务,深度调研200余家企业,形成一份1.4万字的深化企业服务测评分析报告,以问题为导向,向自身服务缺陷“开刀”,让服务切实做到企业心坎上。

 以企业服务中心为枢纽,今年以来,市南全区110余名企业服务专员已为企业解决难题260余件,年度奖励扶持资金兑现时限较往年提升60%。营商环境软实力的提升,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更好。1—8月份,市南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8个,注册资本330.79亿元,增长68.84%。

 2.6亿元奖励金“不见面刚性兑付”

 今年5月,市南区500余家企业及高端人才荣获2020年度市南区经济发展政策奖励,共计2.6亿元。这是该区历史上金额最高、领域最广、获奖企业数量最多的年度政策奖励。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获奖企业表示,今年他们不仅从奖金额度上感受到了市南区对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在奖励申报过程中,他们也觉得更加“顺畅、舒心”。

 宋娟是市南区一家文化公司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今年在申报奖励扶持政策时,企业基本没有“费心费力”。“我们做企业,平时根本无暇政策的申报时间、申报条件,今年从奖励申报到资金拨付等全流程,都是市南区工作人员主动和我们联系,手把手地指导。”

 市南区发展改革局局长赵爱萍说,为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市南区根据电话寻访、实地走访等汇总得来的企业反馈,梳理分析政策实施便利度、经济带动性、惠企普适率等情况,对政策及时进行调整优化,让政策动态匹配企业需求。

 为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创新三个“首次”——首次采用一窗式受理新方式,设立为企服务窗口,专人专岗、统一对外,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一键式”政策申报服务,仅用3个工作日受理完成209家企业申报材料;仅用2个多月完成“市南政策20条”从申报到拨付的一系列流程,时间较往年压缩了60%以上;首次实行“不见面刚性兑付”,为联信商务、鼎信通讯等500余家企业及高端人才兑现奖励资金2.6亿元;首次推出“免申即享”新模式,项目清单涵盖11大类34个奖励事项,近300家企业享受到免申即享的便利,奖励金额高达1.6亿元,占奖励总金额的60%以上。 

 “我们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直接拨付资金的通知,真是又惊又喜。免申即享的兑现方式,让企业不必再反复提报营业执照、认定文件等各类材料,节省了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为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市南区创新采取制作政策小视频、二维码、图文解读、电子书链接、“网红”推广等各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首次整合全市范围内的商务楼宇智能屏资源,各区市高端楼宇电梯广告位和公共区域的2.2万块智能屏幕循环播放市南20条政策视频宣传片。建立政策兑现企业数据库,进一步推进“网上兑”“不见面兑付”,利用大数据手段千方百计提高企业便利度。

 110余名服务专员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海天MALL开业在即,因为商场土地使用权证还在走流程,导致商户无法按时办理营业执照,政府能否特事特办,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8月份,市南区接到了海天MALL的“求助”信息,为了不让“流程时间”耽误商场开业,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及时协调上级部门,为商场出具了相关证明,同时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上门办公,为入驻商户办理营业执照进行申报辅导。最终,海天MALL顺利于当月底完成开业。

 为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市南区实行区级干部、行业主管部门、街道三级包联各类重点企业,以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各行业部门为重点,11个街道办事处为基础,搭建“1+N+11”的三级联动企业服务网格。在该网格中,充实着110余名企业服务专员,负责常态化联络走访企业。同时组建“市南区联系服务企业问题快速处置群”,通过微信群实时互动沟通,破除部门间信息互通滞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建立办结快速的企业诉求办理流程,共同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据悉,企业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也将纳入部门、街道的年终考核。

 对于企业反馈的问题,市南区明确解决流程。“这些问题汇聚到企业服务中心,形成问题清单,我们对清单分为三类:包联部门可自行解决的问题、区级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和一时难以解决问题。”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高光明告诉记者,对于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由企业服务中心上报至市南区经济运行联席会,由市南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各部门研究解决;对于市南区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企业服务中心联络市委派驻市南联系服务企业工作队,市区两级合力为企业解难题。

 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就遇到了一个需要市区两级部门协调解决的棘手问题。

 “我们想在楼顶进行绿化美化,提升楼宇品质,但不知道该去哪个部门进行审批,希望区政府帮助解决。”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接到企业这一诉求后,立即会同青岛市派驻市南区企业服务工作队一道前往企业现场进行服务,逐一研判企业提出的楼顶花园美化项目涉及的规划、审批等相关事宜。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市区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就项目建设、项目规划及后期运营等事宜为企业提出了详细建议,目前企业已启动了楼顶花园项目的相关工作。

 据介绍,截至目前,市南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月走访服务企业1100余家次,全区为企业解决难题263件,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聘请第三方公司给自己“找茬”

 ——市南区对企联络工作不足之处集中于“当前联络渠道不够丰富”“出现联络不畅通情形(如咨询电话打不通等)”和“联络渠道不够便捷(如线上咨询不够及时、有效等)”等方面。

 ——有企业根据实际工作体验指出政府部门存在企业数据重复收集的现象,希望未来企业服务中心能够建立企业数据共享平台,解决企业“跑路多”的问题。

 ——个别企业认为政府部门在企业解难纾困方面仍有改进优化的地方。例如有受访企业表示:“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应提高,在走访企业前做足准备,储备行业专业知识,熟悉行业运作流程”。

 以上这些对市南区服务的“批评、建议”,截取自一份长达1.4万字的《市南区深化企业服务测评分析报告》。这个由市南区自己“埋单”的报告,聘请专业调查机构,对辖区20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得来,为的就是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对企服务的精准度、专业度。

 “聘请第三方公司做这个调查,是因与政府部门直接和企业沟通相比,第三方公司在询问企业对政府的意见时,企业可以更加直言不讳,更有利于我们发现真正的问题。”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斌道出让政府邀第三方公司给自己“找茬”的初衷。

 数字时代,诸多企业对政务服务也提出了智能化、数字化要求。为此,市南区企业服务中心开发建设了市南区企业服务智慧平台小程序,该平台整合信息资讯、企业诉求受理、惠企政策服务、招商引资服务、楼宇经济服务、需求信息共享等内容,构建楼宇资源、在营市场主体、企业税收三大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数据赋能服务创新”,开发“一库、一端、一屏、一门户”为支撑的线上平台体系,动态分析6大产业、153栋楼宇、25236家企业的数据情况,搭建政策申报系统、企业诉求解决系统、企业走访数据提报系统、大屏决策系统以及融资对接、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赋能企业发展的各项活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服务链条、全需求要素的数字化服务。

 “企业想查询政策、想看看市南区哪个楼宇现状的情况,想找部门反映问题,需要法律和金融服务,都可以在‘市南区企业服务智慧平台’小程序上获取。”高光明告诉记者,此外,迭代后的智慧平台,还能记录企业服务专员每次联络走访企业的情况、企业反映过什么问题、问题的解决进展等,不同部门人员在走访企业前只要查看这些信息,就能对情况一目了然,让对企服务更加精细。

 “两只手”共同推进企业发展

 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棘手问题的同时,市南区广泛链接资源、搭建平台,为辖区企业发展赋能。

 今年,市南区推荐青岛长镜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评青岛市2021年第一批创新(应用)场景实验室,并协调金融投资机构,帮助3家企业实现融资7800万元,积极对接1.5亿元创新追加投资。推荐松立控股集团等30余家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品牌培育计划等系列荣誉和资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启动新物种企业阶梯培育计划,首批发布58家企业榜单,通过强化全周期培育,不断完善“菁鹰企业—瞪羚(培育)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上市(培育)企业”培育链条,搭建融资平台,促进新物种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企业加速场景创新,

 组织“政策进楼宇业务现场办”等一系列上门服务活动,将就业创业等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创新推行政校企“就业共同体”模式,在全市率先启动“青才实训营”市南站,推动青岛鼎信通讯等市南区13家知名企事业分别与山东大学(青岛)等12所院校签订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实现区内企业就业“定向招聘”和“靶向引才”。此外,举办市级以上项目申报培训会、新经济企业银企对接会、劳动风险防控及典型案例等活动60余场。

 “市南区是服务业强区,本身就汇聚着众多为企服务的专业机构。市场能做到的事情,政府不能越位,市场做不到的地方,政府要及时补位。企业服务中心一方面需要搭建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梳理清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广泛汇聚市场化资源,搭建立体化服务体系,共同助推企业发展。”赵爱萍告诉记者,市南区将通过认定服务示范平台、政府评估购买优质服务等手段,引导社会化企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鼓励社会服务机构不断开发服务产品,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市南区也从知名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机构选聘专家学者,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以及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发展的专家型领导、业内知名优秀企业家和金融领域专家中选聘专家顾问,组成专家顾问团。该顾问团充分涵盖政策、技术、市场、融资、企业发展等领域专家资源,将为市南全区企业服务工作提供指导,并根据企业诉求,组织举办“订单式”培训、问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