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瓦绿树的青岛走出的90后钢琴女博士——

杨白:故乡是最温暖的地方

青岛日报 2021年09月06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芝萌

 杨白13岁那一年,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选段曾在青岛演出,彼时,正在练习舒曼作品的杨白尚未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比起音乐剧里温婉迷人的旋律、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杨白更期待的是,如果有一天自己长大了,能去看看纽约的西区是什么样子,能近距离看一场“百老汇”。

 当年的那场音乐会像是埋在杨白钢琴成长之路上的一粒种子,多年后,这粒种子发了芽,开出绚烂的花——她真的用一曲舒曼的作品登上美国百老汇“交响空间”音乐厅,而“交响空间”恰恰位于纽约上西区,这个当代最著名音乐家们的聚居地。当指尖在黑白琴键上流动时,她坦言,“原来,在家乡青岛不经意听到的一场音乐会,在冥冥之中成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杨白五岁半开始学习钢琴,启蒙于岛城名师、青岛市钢琴学会会长朱鸿谊先生,后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和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等中外顶级音乐学府,曾在美国青年艺术家音乐比赛、Golden Classical Music Awards等多项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因此获得了在著名的百老汇“交响空间”音乐厅和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奏的宝贵机会。今年5月,经过六场独奏音乐会及两个多小时的激烈答辩,她作为纽约州立大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三年完成全部学业的学生顺利毕业,取得钢琴演奏博士学位。

 谈及在艺术道路上取得的成绩,杨白认为离不开儿时在青岛的点点滴滴。小时候在老市区平原路奶奶家,她在爱唱歌的奶奶弹奏的《云河》中哼唱旋律,家门口附近是沂水路老街道,她能看到基督教堂和信号山公园,青岛最具特色的德式建筑和老城区浓厚的艺术氛围潜移默化在她的成长中。“我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的地方就在栈桥边上,窗外就能看到景色宜人的大海和青岛地标性建筑栈桥,六七岁的我弹了一首《草原英雄小姐妹》,现在想来还是很兴奋。”杨白说。

 当年懵懂地弹着《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小女孩追逐在自己的钢琴求学路上,但她从未忘记推广中国曲目的责任。杨白曾师从我国著名钢琴家殷承宗,作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者之一,殷承宗“让钢琴说中文”的理念让杨白铭记于心。读博期间,她担任钢琴系助教,她会给外国学生布置中国曲目,例如谭盾钢琴曲集《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曲中的湖南民歌元素不仅旋律好听,还能让国外的音乐学子领略极具特色的东方韵味。

 也许是青岛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城市,赋予了杨白对细腻而浪漫的追求。在钢琴路上,除了探索钢琴谱中的音符外,多年来,她还一直尝试着音乐写作这个领域。她翻译过世界著名钢琴教育家所罗门·米考夫斯基教授的上万字文章《你想成为杰出的钢琴家吗》,并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旗下的《钢琴艺术》上刊登,很多琴童因此读到了米考夫斯基教授毕生总结出的十九条练琴“干货”;在莫扎特故乡萨尔茨堡,她采访了当代莫扎特音乐研究权威人物罗伯特·列文,在这篇名为《和而不同,我们视彼此的音乐为珍藏》的文章中,杨白写下:“对我们而言,莫扎特是世界的,但对于萨尔茨堡人来说,也许更愿意他只属于萨尔茨堡,不必奔波,不必远游,没准儿就没有后来的饥贫,没有天妒英才,毕竟故乡是最温暖的地方。”

 求学归来后,杨白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但故乡一直是杨白心中念念不忘的“白月光”。翻看杨白的朋友圈,在流亭机场转场当天,她在朋友圈写道,“在外求学多年来,多少落地和启程都在这里,多少欣喜和不舍也都在这里……期待下次回家体验像大海星般时尚崭新的胶东机场。”漂泊在外十余年,家乡的美食成为她消解乡愁的方式之一,“最近青岛开海了,小舅妈立刻把青岛的螃蟹和刀鱼寄到北京,还有她亲手包的我从小最爱吃的山菜包子,放了很多蛤蜊肉那种。虽离家多年,我的‘青岛胃’不断提醒着我仍是‘海的女儿’。”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杨白说她会一直珍爱着舞台,除了独奏,室内乐也是浩瀚音乐中极其重要的一类,它教会我们去合作、去呼吸、去聆听;她会继续尝试音乐写作,将多年学到的先进音乐理念在实践中普及和推广。杨白说:“在教学方面,我也会尽我所能,口传心授给每一个像我一样从小怀揣音乐梦想、弹着《草原英雄小姐妹》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