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荒加速纳粹灭亡

老年生活报 2024年04月29日 文博

老年生活报2024年04月29日版面

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尽了协约国方面的侮辱。复仇心理在德意志民族中不断聚集。但现实是冷酷的,德国缺乏石油。这个问题使希特勒这个复仇狂一筹莫展。于是,德国便开始了大规模生产人造汽油的行动。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时,德国境内已有了314座合成燃料厂。

当然,希特勒也设想从国外掠夺石油,企图占领苏联的巴库和高加索油田。希特勒经常阅读有关石油的文章,谈论石油问题,他熟知世界油田的历史。德国军械部长在战后受审时曾说:对石油的需要,是决定入侵苏联的首要动机。这个观点也许失之偏颇,但希特勒对苏联石油资源的渴望是举世皆知的。

1942年,德国人发动了夺取苏联高加索石油产区的战役,代号为“蓝色行动”。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蓝色行动”目的在夺取石油,却由于石油供应不足而失败。原因是德国机械化部队,一律使用汽油,而苏联的坦克使用柴油。在攻打高加索的战斗中缴获的苏军用品,德国人无法使用。德国人只好自己为部队运油,但运油的卡车常常因为交通线过长,在途中就消耗了所运的油料而半路抛锚,最后万般无奈的德国人用起了骆驼运油,成为二战历史上的大笑话。

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曾多次将英军打得丢盔弃甲,但在决定德军命运的阿拉曼之战中,石油供应不足,使他难以发挥机械化部队的特长。他的非洲军团由于燃料不足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战机,最终功亏一篑。

隆美尔在阿拉曼扼腕不已,最后只能选择撤退。但为时已晚,大多数德军已成瓮中之鳖。指挥英军夺取阿拉曼战役胜利的蒙哥马利将军,在很大程度上沾了石油的光。

到了战争后期,德军油料更出现了空前的匮乏。有人曾看见150辆德军汽车,不是用汽油驱动,而是靠牛拉。每辆卡车前面拴着四头牛,牵引着缓缓前进。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被打败,是因为他们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而石油的匮乏,切实加快了他们灭亡的进程。文博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