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青岛市市南区彰化路一幢居民楼里,89岁的老兵王培鲁将自己的手写回忆录、剪报和老照片摆放整齐,再次检查是否齐全。“记者同志,这些资料就交给你们了,文字不多,但它是我一生的归纳总结,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尽快装订成册,了却我的心愿。”王培鲁虽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在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的房间里,向记者讲述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自费出书的初衷。
年少参军 埋下文学种子
王培鲁是山东济南人,1933年出生。“3岁的时候父亲离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很小就出去打零工了。”贫穷的年代,让王培鲁受了不少磨难,但艰苦的生活中不乏快乐的时光,“我上学时,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担任小号手。每逢市里开运动会,学校就发两个小白面馒头来补充肺活量,那会觉得太幸福了。”
1948年11月,王培鲁在济南化工厂当通讯员,“在厂里,有时我也下车间,了解一些生产的新鲜事,给报社写些《工厂之窗》类的小文章。”从那时起,他的心头就埋下了一颗文学种子。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年16岁的王培鲁毅然报名参军,“我想去前线,保家卫国。”但经过组织筛选,王培鲁未能如愿,而是被分配到位于青岛的第三海军学校受训、学习。
进入文工团 创作话剧受褒奖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培鲁被调到海政文工团,在歌剧团演员队做政治指导员。“在文工团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看报。”王培鲁告诉记者,他当时写的一些文艺评论文章,很多都刊登在了报纸上,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1974年,我国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王培鲁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便搜集有关材料,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编写了《西沙之战》四幕话剧。话剧经过编排后,在部队进行了多场演出,受到官兵们的热烈欢迎。从此,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王培鲁便一发不可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培鲁在报刊上刊登了大量的文章。
从军一生 著书留下往昔记忆
“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要协助老年人整理回忆录的消息,非常激动。”王培鲁告诉记者,他一生从军,虽未能如愿出征前线,但锐意不减,扎根军营,与战友们一道,让文艺的力量在强军路上迸发新能量。他带领的文艺演出队伍,获奖无数,也曾受过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些经历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希望用文字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给后代留下精神上的财富。” 记者 尚美玉
◎记者手记
6月17日,青岛市区下起了小雨,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市南区彰化路3号青岛第十离职干部休养所,老人早已在门外等候,“太不好意思了,下着雨还让你们跑一趟。”说着话,我们跟随老人进了屋。屋子不大,但被老两口收拾得干干净净。“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自从看了你们的报道,老头子日思夜想地要出书,资料早就准备好了,快来坐!”王培鲁的老伴热情地打招呼。言语间,记者感受到了老人对出书的渴望。
为满足老年人出书愿望,本报编辑部为每位计划“出书”的老人送出一万元补贴,并在文稿整理、编辑校对等方面提供服务。如果您也想为自己或家人、社会留一份文字史料,请致电本报编辑部(0532)66988698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