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超精神”传承人寄语青理工学子

9次创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郭磊 现场向师生分享一颗“匠心”献海港的故事
青岛早报 2025年02月28日 钟尚蕾

青岛早报2025年02月28日版面

郭磊向学子讲述工匠精神。校方供图

早报2月27日讯 “技能提高没有捷径,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变专业,将一件事做到极致!”2月26日,“振超精神”传承人郭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青岛理工大学的师生们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讲述他一颗“匠心”献海港的故事。

海军战士成长为“桥吊专家”

“集装箱的4个角有4个长10公分、宽8公分的孔洞,而桥吊的吊具上有4个与之对应的转锁,我的工作就是运用手中的操纵杆装卸集装箱。第一要保证船舶和货物的安全,第二要提升装卸的效率。”郭磊谈起日常工作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从一名海军战士到“桥吊专家”,是20多年的练习和突破。2004年,郭磊开始接触桥吊工作,因为操作不够熟练,装卸太慢曾被换下。之后他苦练技能,9次创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独创6项岗位绝活;带领团队获116项专利、完成243项革新,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工友口中能文能武、多项全能的“最美港口人”。

“50米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郭磊能准确将吊臂和几公分的集装箱孔洞快速对接,太令人佩服了!”计算241班的孙丰宇同学说道:“这让我想到我们的代码写作,同样要精确地把控每一个字符、每一个逻辑,精确编写才能高质量运行。”

“爱岗敬业、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是郭磊从许振超那里学到的工匠精神三大精髓。”已经签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毕业生姬海林说道:“我将牢记这三点,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努力像郭磊和许振超那样,用匠心铸就不凡的人生。”

“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致未来;弘扬匠心精神,展现时代风采……”学校致远宣讲团的成员们用诗朗诵向郭磊致敬。“郭磊的事迹让我深受震撼,我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像郭磊一样用匠心成就未来。”致远宣讲团成员张申龙说道。

让工匠精神浸润学子心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慧表示,希望学生们从郭磊身上学习工匠精神,像工匠不断改进工艺那样,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断创新,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

青岛理工大学多次组织师生赴山东港口青岛港研学,“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学校优秀毕业生张常江作为校外辅导员多次到校为同学们上课。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吕鹏表示,学院将进一步与山东港口青岛港联合,在人才培养、党建融合、实践育人等方面加深合作,培育真正满足实际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大国工匠”。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