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教育“南强北弱”现状正在改变

全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 新启用的107所学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
青岛早报 2024年11月12日 钟尚蕾 解福生

  全市增加学位约19.73万个,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已达2万余人,新启用的107所学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11月11日上午,“当好排头兵 迈向新征程”青岛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近年来青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成果。

  三年增加学位约19.73万个

  2022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校高位发展、教育强区(市)建设等十大攻坚行动。文件印发以来,我市连续五年在省政府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李沧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认定,市南区等6个区市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智慧教育赋能等近十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2022年以来,全市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28所,增加学位约19.73万个,有效应对了义务教育新生入学高峰。着力扩大学前教育优质公办学位供给,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183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3%,优质园占比提升至85%,创新实施“长幼随学”政策,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满足了老百姓对“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

  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创新教师队伍“引、育、管、评”机制。实行面试前置和统一招考、自主招聘“双招”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近几年全市引进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占到全省的60%左右。实施新教师、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教育名家五级梯队培育工程。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培养国家教学名师8人、齐鲁教育名家培养入选9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省特级教师359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已达2万余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1/6,优质师资实现倍增。

  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由900元统一提高至1300元,初中由1100元提高至1700元,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1.7万元,孤独症、脑瘫症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2.04万元,保障水平均达到全省最高。开发中小学智慧教学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和网上巡课系统,建成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129个、同步课堂教室1700间、创新实验室779间,重点在集团化办学学校、初中强校提质校、城乡学校共同体间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创新,23个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90所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

  实施新校高位发展行动,采取提前选配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一长多校”办学等措施,实现“开办即优质”的目标。聚焦校长课程领导力等专题,组织校长赴高校开展高端研修,赴发达地区跟岗培训,36所学校采用“一长多校”办学模式,90所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近几年新启用的107所学校均实现高起点办学,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实施初中强校提质行动,瞄准“为基础教育壮腰”的目标,遴选在改善区域教育均衡度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53所试点校,采取“揭榜挂帅”选聘校长、跟岗学习、教研员包靠学校等9项措施推动强校提质,70%的试点校与区域内的标杆校差距明显缩小。聚焦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打破办学界限,大力推广“强校+弱校”“普高+初中”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市共组建235个教育集团,涉及学校900所,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随着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琴岛学校)、青岛五十三中(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第四实验初中教育集团、青岛启元学校、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青岛世园学校)、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李沧区实验初中)、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初中(青岛枣山中学)、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崂山区山东头学校)、青岛二中崂山分校(青岛海尔路学校)、青岛三十九中高新分校(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等优质学校分校(校区)的开办以及各区市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扩容,主城区教育“南强北弱”的现状正在得到改变。

  / 看点 /

  未来3年规划 

  做好4项行动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未来3年,我市教育将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公民办学位结构和布局,推动农村幼儿园扩优提质,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增加优质公办学位,到2027年,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0%;建立完善的镇村一体化管理和城乡联盟办园模式,提升农村园办园条件和办园水平;建立更加健全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更好适应人口形势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园本课程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全市优质园占比保持在85%以上。

  二是推进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将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提前谋划学校布局;深化强校扩优,建设更多优质学校;创新改革路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到2027年,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和学校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形成全域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升级提优新路径;高标准建成一批寄宿制初中,吸引城区有需求的生源向乡镇流动,化解“城镇挤乡村空”供需矛盾;建成高质量课程实施和教育评价体系;培养一批能胜任小初衔接“贯通教学”的高素质教师。

  三是推进数字化赋能提质行动。将结合青岛实际创新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以数字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赋能教育管理、教研科研和评价改革,探索未来学校新形态、基础教育发展新赛道。到2027年,实现各类教育应用技术集成、数据互通、应用联动和资源协同,打造多层次、多样化数字转型应用场景,形成区域整体性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四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将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课程方案落地实施的顶层设计;建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创新科学教育活动载体;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难题,构建小初高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到2027年,建成一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研发一批科学教育优质课程,建设一批数字化实验室,开发科学实践活动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立稳定的科学教师队伍和完善的补充机制,形成科学教育典型经验,打造科学教育助推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模式,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解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