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名骨干组成13支攻坚队

崂山区让城市更新建设一线成为干部培养“练兵场”
青岛早报 2024年09月26日 姜丹宁 梁太宏 吕伟龙 刘浩源

  张村河片区效果图。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早报9月25日讯 在全市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崂山区坚持“人融入事”,让干部“选在一线、练在一线、育在一线、用在一线”,实现了干部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打响城市更新建设“当头炮”

  崂山区依托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城市更新建设一线开展岗位历练和实践锻炼,先后选派13名综合协调能力强、善于谋划、敢抓管理的区级领导和69名处级干部充实到一线指挥部。针对违建拆除、土地规划、项目建设等专业性工作,崂山区按需选派、精准点将,抽调400余名骨干组成13支攻坚队,累计拆除各类建筑390余万平方米,腾空土地1万余亩。面向全球征集城市设计方案,同时开展10个专项研究工作,形成了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成果。

  张村河片区积极调整优化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国企改革体制机制,选优配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四大专业化园区专班工作力量,累计落地过亿元项目194个,走访企业100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50余项。

  构建全链条培养机制

  “一线淬炼,为我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我们率先在全市制定了涵盖182条标准的《崂山区村庄改造安置区建设基本标准》,创下了4个全市第一;在张村河片区创新实施了国内首个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综合保险——‘质安保’,入选青岛市城市更新建设创新案例;4个安置区项目全部获得省优质结构工程,向老百姓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发建设部副部长戴更新说。

  崂山区实施“导师帮带”制度,根据干部岗位、专业等情况,制定“一人一策”培养计划,根据不同干部的个人专业特长、岗位需要、层次特点,选派36名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导师。在建设规划领域,创新实行城市设计“总设计师制”,依托孟建民院士领衔的总设计师团队开展全方位业务指导帮带,与此同时,建立“五个一”跟踪管理机制。

  密织监管约束网格

  崂山区打造一线淬炼基地现场教学点,组建由10名一线淬炼干部组成的“一线宣讲员”队伍,为9批次386名年轻干部开展现场教学,将董家下庄安置区项目、张村河生态公园等12个点位纳入“流动课堂”。

  崂山区设置“干部畅谈室”,由组织部部长、副部长定期与一线干部谈话,去年以来,先后与57名一线淬炼干部开展“一对一”谈心。崂山区还强化对一线淬炼干部素质的综合考核评价,构建干部领导力素质模型,发现掌握了121名优秀干部。

  崂山区探索建立职级公务员管理体系,选派30名退出岗位的一级调研员协助区级领导负责专项工作,担任崂山区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专班、“元宇宙”专班等重点项目的“智囊团”“指挥员”,配强了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力量。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姜丹宁 通讯员 梁太宏 吕伟龙 刘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