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娟 画
■本报评论员 王学义
近日,一位海口的网友发视频,称其母亲要参加“40元4天3晚桂林低价游”,自己报警劝说无果,引发广泛热议。针对此事,桂林和海南相关部门先后发布通报,组团社和地接社都被立案调查。而且,海南涉事组团公司是在被吊销旅行社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仍非法擅自从事旅行社业务。相关部门拟没收该公司违法所得并对其罚款十万元,对主要负责人张某某罚款两万元。该公司外联人员刘某某等已由公安部门调查处理。
“40元4天3晚游桂林”,这样的旅行团明眼人一看就有问题。且不说之前媒体已对“低价游”曝光了无数次,甚至不需要认真计算车票、住宿等成本,就是想一想,40元连两顿像样的外卖都点不了,怎么会有旅行社千里迢迢带你去旅游?这多荒唐呀!
然而,有的老年人就是相信“低价游”。他们觉得“我们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旅游价格便宜是因为有“国家补贴”……他们无法想象,自己只要进了团就会沦为“待宰的羔羊”。即便真能坚持住什么都不买,也会一路遭受冷眼、打压,收获的绝不是“快乐体验”,而是“人生磨难”。假如有了一次惨痛经历,相信就会记住。但对身心都需要呵护的老人来说,这样的经历最好一次都别有。因为你根本无法预料,这会带来怎样的伤害。
眼下,很多老人听不进子女的劝告,也是因为双方交流太少。同时,不少老人沉迷短视频,在平台的算法推荐下,他们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无法接触更多信息。不断放大的“信息差”,也增大了老人受骗的概率。这就需要年轻人平时多关心一下父母,多一点交流,常回家看看。也只有这样,你的劝告才会在父母心中多一些分量。
“低价游”引热议,也说明监管需要继续加强。治理“低价游”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文旅部在2022年8月就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提出依法查处“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法也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做好常态化执法,完善全链条监管,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
“40元4天3晚游桂林”事件,目前已经罚了款,立了案,连公安部门都介入了,也算有了一个不错的处置。但也要看到,不是每次“低价游”都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度。监管部门还是应该把功夫下在日常,只有“露头就打”,才能真正消除痼疾,净化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