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宝藏选修课 学生“翻窗也要听”

课堂上教“谈恋爱”、樱树下作画、夜空下观星……驻青高校特色选修课让学生直呼“好玩过瘾”
青岛早报 2024年07月09日 钟尚蕾 刘胜楠

  左图:青科大老师正在教授篆刻技艺。

  青岛理工大学老师带领学生观星。

  下图:海大学生的剪纸作品。

  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全国各地的大学纷纷开始“内卷”,各种“宝藏选修课”上新。驻青高校都有哪些爆款课程?学子们反映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渔文化选修课 

  追溯渔文化起源和演变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是我国历次海水养殖革命性浪潮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也是渔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为弘扬中国渔文化的核心价值,丰富本科生海洋和水产的知识底蕴,水产学院王巧晗副教授于2021年开设了《中国渔文化》通识教育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王教授系统地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渔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围绕渔业生产、传说、信仰等方面,深入探讨渔文化在社会与人伦、思维与心理、巫术与宗教、神话与哲学等多个维度的功能和影响。

  在课堂教学之外,王教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第26届中国国际渔业展览会开展研学活动,与世界各地参展者交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渔文化;走进烟台东民俗博物馆,探求中国渔文化的历史渊源;前往天后宫、妈祖雕塑文化广场等地,体验中华渔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一次次的课外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对渔文化的极高热情。

  系列传统文化选修课

  深研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为更好地弘扬发展非遗传统文化,中国海洋大学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开设了剪纸、国画、书法和篆刻4门选修课,至今已开办了48门次,引导学生创作传统艺术作品6500余幅。学校为这些课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所有学习用具由学校统一提供。课程面向学校全体学生,采取理论+实践方式进行,邀请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崂山剪纸非遗传承人、文艺家协会会员等进行授课。教学形式不局限于教室之内,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画展、书法展,进行亲身体验。比如国画课,教师带领学生在樱花树下进行写生,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深入观照和细微体悟。学校将美育成果以作业展览的形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展示当代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学习热情。

  该系列课程在学校十分火爆,甚至有学生会将4门课程全部选修,每学期选课时都会出现超选以及学生请求加课的情况。同学们以笔传情、以画绘意、以刀为信、以剪刻花,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

  ·山东大学·

  爱情哲学选修课 

  教学生们“谈恋爱”

  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的吴程程老师开设了一门关于爱情哲学的选修课。课堂上讲的并不是晦涩难懂的哲学伦理,而是围绕“重构爱的能力”这一目标,结合阿兰巴迪欧、荣格、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因感情变故而萌生的伤痛苦恼,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去阐释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情感问题。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在辩论环节就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话题展开讨论,譬如“相不相信有灵魂伴侣”“好的爱情让人更加相互依赖,还是让人更加相互独立”等议题,引导同学们对情感问题进行深思,思考健康恋爱关系中的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平衡,在交流中增进对异性观点的理解。

  说到课程开设初衷,吴老师表示目前高校很重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相关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同时可以普及哲学教育。

  这门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面对不同的问题,吴老师会作出有针对性的解答,“有的学生来咨询情感问题,这时候我会做一个倾听者,因为很多情感问题是情绪问题,多倾诉比较重要;有时候学生会提出哲学问题,我会就相关观点进行解释,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将爱情与哲学相结合,更深刻地把握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提升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备受学生喜欢,很多选不上课的学生甚至表示“翻窗也要去听”。吴老师还开玩笑地说,同学们如果能学以致用、交到对象,可以酌情评优。

  ·青岛理工大学·

  基础天文学选修课 

  校园有个天文追“星”族

  伴随着“慧眼”卫星、“天眼”望远镜等一系列重大天文项目的推进,天文学的普及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天文学普及教育的建设工作。该校的姜龙老师不仅是南京大学教育部首批“天文学虚拟教研室”项目重要成员,还参与了南京大学天文系正在申请的“天文学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

  姜老师在青岛理工大学开设了天文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太阳系内行星的实地探测到系外行星和外星生命的探索、太阳未来命运的推演,以及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特殊天体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研究力学理论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还能显著提升实践能力,增强科学素养。课程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期末考核摒弃了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学生可以组成团队,对特定议题进行研究并撰写报告,也可以创作任何天文主题的作品。这种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之外,教师还会组织学生观测天象,切身体会天文学的魅力。姜老师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组建青岛理工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将对天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们聚集起来,共同探索宇宙奥秘,交流观测心得。

  ·青岛科技大学·

  书法篆刻微专业 

  名家授课锻炼动手能力

  刀锋下篆刻出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对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青岛科技大学获批开设书法篆刻微专业,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推出《书法基础》《篆刻基础》《现代刻字艺术》《书法与古文字》《陶艺基础与陶瓷印》《毕业创作》6门课程。

  课程由拥有多年书法、篆刻教学经验的在校教师和国内知名书法、篆刻家授课,所有课程均以实践教学为主,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校对此课程给予最大支持,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北京流香画院、青岛涵煦园文旅产业集团共建“青岛艺术产业学院”;主办全国大学生书画作品年展、青岛科技大学“匠心传承,青春逐梦”书刻艺术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创作展等多个展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陈列宣传,通过精美的书画作品,展示大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展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上的互相启迪,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广泛地推动了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创作热情,展现多彩的青春风采。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与来自泰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的留学生交流,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等,将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

  青岛高校的特色选修课丰富多彩,除了上述课程,还有青岛农业大学的社交礼仪课、昆虫观赏学课……为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近年来青岛各个高校可谓高招频出,别出心裁的课程安排、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们大呼“好玩过瘾”。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实习生 刘胜楠 图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