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0万尾对虾苗放流鳌山湾

即墨区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一批中国对虾、梭子蟹安家落户
青岛早报 2024年06月13日 康晓欢

中国对虾苗被投放到鳌山湾。

工作人员将虾苗装上船准备投放。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6月12日,美丽的鳌山湾,烟波浩渺,2024年即墨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启动。为避开高温时段,即墨区海洋发展局早上5点就将8600多万尾中国对虾苗运到了鳌山湾畔。在增殖放流现场,第三方机构将虾苗全部称重,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单位重量的个体数量,折算增殖放流生物总数量。在完成测重、评估后,技术人员将一袋袋中国对虾苗放入鳌山湾海域。6月13日上午,400多万尾三疣梭子蟹苗也会被放归鳌山湾。青岛增殖放流活动已经成为传统,根据近3年的评估结果看,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现场

  8600万尾对虾苗“归海”

  为保证当天增殖放流顺利完成,6月11日晚,位于即墨区田横镇的青岛悦海湾海洋产业发展公司中国对虾育苗车间内,数十名技术工人正在忙碌着,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虾苗被装进了透明塑料袋,然后充氧、装车。

  “这一个袋子里有接近2万尾虾苗,为保证成活率,每个袋子不能超量,否则对虾苗不利。”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这批中国对虾苗一共8600多万尾,被分装进了几百个充氧袋子内,赶在早上5点前运到鳌山港码头,现场技术人员对数量、健康等指标评估合格后,开始装船运往指定海域进行放流。

  技术人员对这批虾苗进行称量时,密密麻麻的小虾苗用肉眼只能看到一个个小黑点,十分活跃,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两条渔船将虾苗运到小管岛海域后,10多名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一上午的时间,这些装在袋子里的虾苗被全部放归大海,它们将在这片海域安家。

  根据青岛市下发的《青岛市2024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即墨区制定了《即墨区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今年,即墨区增殖放流资金共106万元,放流水产苗种9000多万单位,放流区域为鳌山湾,共设置两处增殖站,通过持续性的、科学的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加快恢复渔业种群资源,进一步修复海洋生态。

  幕后

  一只种虾可产苗80万尾

  选一尾良种,获一年丰收。作为现代渔业的“芯片”,海水种苗决定着养殖效益,是养殖业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育苗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对虾苗的亲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采捕于自然海区产卵场;二是用人工养殖的成虾进行越冬培养。我国北方直接采捕成熟亲虾较为普遍,就是到了野生对虾产卵的季节,直接从海洋里捕获后再进行培育产卵。

  “一般来说,一只成熟的种虾能产下七八十万尾虾苗,因为本来就是野生的亲虾,所以成活率能达到90%左右。”中国对虾育苗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亲虾一般采集于鳌山湾海域,从采集到的亲虾中再次选择,对具有亲体卵巢饱满、外观卵巢边缘清晰等特征的优质亲虾进行培育。

  在培育期间,亲虾产卵后,技术人员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料,才可以达到出苗标准。培育虾苗过程中,技术人员就像对待婴儿一样,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投喂一次微生物,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水温和水质等。在中国对虾苗的培育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刻也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保证虾苗的健康成长,提高对虾回归大海后的成活率。

  调查

  对虾回捕率逐年提高

  海洋增殖放流,是指采用人工放流方式向海洋等公共水域投放鱼、虾等活体水生生物种苗的活动,这也是增加水体生物资源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从5月下旬开始水温升高,适合幼苗生长,此时海洋鱼类处于繁殖期,放流的幼苗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容易提高成活率。

  这些放流的对虾和蟹,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后,相关技术人员将对成活率等指标进行多次取样评估,在休渔期结束后就可以捕捞上市。从近年来的回捕情况看,中国对虾的回捕率每年都在提高,鳌山湾近海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了。从回捕的数量看,10多年前野生对虾的捕捞数量极少,价格也很贵,近几年来,每年的对虾回捕量不断增加,价格也有所回落。

  效果

  近海渔业资源逐步恢复

  渔业现代化,种业是源头。即墨区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即墨共投入420万元用于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已完成放流中国对虾苗种30235.8万单位、日本对虾苗种2626万单位、三疣梭子蟹苗种2302.9万单位。即墨区近海海域的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等渔业资源数量均呈现快速增长,即墨区近海渔业资源逐步恢复,并带动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渔业经济增长。

  “即墨区海域水温和盐度适宜,溶解氧和营养盐类含量丰富,水质状况和生物环境良好,是山东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渔业资源种群栖息地。”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介绍,采取持续性的、科学的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渔业资源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鳌山湾海域,饵料生物水平较高,适宜对虾、三疣梭子蟹等的生长和繁衍。

  / 相关新闻 /

  增殖放流生态 

  修复基地成立

  日前,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分别联合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即墨区自然资源局设立“增殖放流生态修复基地”“补种复绿生态修复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

  增殖放流生态修复基地位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在此设立生态修复基地旨在为破坏海洋生态资源的被追究责任人提供水生生物放流场所,以进行替代性修复,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使受损害的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和补偿。该增殖放流基地集生态修复、普法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既是被追究责任人履行放养增殖责任的专用地,也是生态保护教育基地。通过打造“违法惩治与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的司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案件审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司法保护体系的生动写照。

  补种复绿生态修复基地坐落于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北角,占地面积30余亩,区域内具有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生态系统。该基地是环境资源案件破坏行为人通过异地补植或者缴纳生态环境修复费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的补种复绿场所,旨在以补植复绿、生态修复,达到“异地补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的司法修复效果。同时,该基地也将作为生态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发挥生态修复基地的教育引导作用,传播环境资源保护理念,让更多群众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