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200份“生命的契约”

青岛造血干细胞捐献跑出加速度:从1—100例用了16年半,从101—200例仅用3年半
青岛早报 2024年06月04日 孙启孟 徐小钦 于倢

扫码看杨世坤采访视频。

扫码看周甄金采访视频。

杨世坤

周甄金

罗锴

张同军(左)、马广涛

  青岛市第199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青岛市北区公安民警杨世坤昨天在济南顺利完成捐献;在胶州工作的26岁小伙周甄金昨天顺利入住青岛市中心医院专属房间,开始捐献前准备,即将成为青岛市第20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2004年2月首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谢振华成功捐献开始,青岛用了20年实现200例捐献。200份“生命契约”,送出的200袋带有捐献者体温的“生命火种”,让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200名因白血病而生命垂危的患者看到希望。这期间,青岛造血干细胞捐献数量也逐年跑出了加速度:从1例到100例,用了16年半的时间;而从101例到200例,仅用了3年半时间。青岛目前有4.38万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这些“热血”青岛人而获得生命的加持。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记者 徐小钦 见习记者 于倢

  人物 1

  青岛市第1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杨世坤

  尽自己的能力帮别人一把

  今年40岁的杨世坤,是市北公安分局洛阳路派出所的一名内勤民警。能够赶往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赴一场生命之约,在她看来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您好,我是市北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刚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通知,经过初筛,现在有位患者与您配型吻合,想问您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愿意!”5月15日,杨世坤接到市北区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了解到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果断答应下来。“当时就一个念头:我获得了一次拯救他人生命的机会,我一定要帮助他(她)。”杨世坤说。

  2018年,在进行无偿献血时,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为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病患者带去一份生的希望,杨世坤当即填写了材料,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不管是那个时候还是现在,我的想法都没变过,就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别人一把。”杨世坤说。

  因为受捐者的病情特别,为了第一时间让病人得到治疗,山东省红十字会决定特事特办,安排杨世坤去济南实施捐献采集。5月18日,杨世坤体检和高分辨率配型同时进行,并顺利通过,具备捐献的所有条件。得到可以捐献的消息后,杨世坤按照医嘱要求,积极调养,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5月29日,她踏上去济南的列车,当天入住千佛山医院,做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前期所有准备工作;6月3日顺利完成捐献。

  在医院等待采集的日子里,杨世坤每天都去爬千佛山。不只是锻炼身体、保持状态,更是通过爬山静心沉淀,让自己多积攒一些“大自然的能量”,“提前‘带’那位患者到病床之外的美好世界走一走。”

  因为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双盲”原则,杨世坤不能见到受捐者,她想给受捐者写一封信,鼓励那位即将和她血脉相连的陌生人要坚定信念,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病魔,重新拥抱美好生活。可提起笔,却不知如何称呼,笔尖在纸上停留片刻,她写下“素未谋面的亲人……”

  从警17年来,杨世坤在工作中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顺利完成捐献后,青岛市红十字会给杨世坤送来了荣誉证书。“能够用热血救人,感觉非常有意义。”杨世坤说,她会将无偿献血一直坚持下去,也呼吁更多的热心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

  人物 2

  青岛市第2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周甄金

  爱心接力 传递“生命火种”

  昨天,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周甄金住进了青岛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捐献专属房间,他将在6月7日为远方的陌生人捐出一份“生命的礼物”。

  上大学时,一向热衷公益事业的周甄金坚持无偿献血,那时他就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2021年10月,他和女朋友一起到济南旅游,恰好路过献血屋,两人一商量便走了进去。听到献血车上工作人员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后,他当即决定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进行血样采集,相关信息被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那时,周甄金在心底默默许下一个诺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需要,我一定义不容辞。”留样后,他就静静等待着。

  今年2月,周甄金接到了胶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一位白血病患者与他之前在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留下的白细胞抗原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愿意为这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周甄金没有犹豫,只说了三个字:“我愿意!”

  接下来,通过高分辨配型全面体检,历时4个月时间,周甄金为捐献采集工作做好准备。“他非常珍视这次救人机会,为了远方那个陌生病人,他调整了自己的作息习惯,非常注意营养搭配,加强身体锻炼,确保造血干细胞捐献质量。”在一旁陪伴的女友佟佳媛笑着说。昨天上午10时许,周甄金入住青岛市中心医院专属房间,等待捐献采集。对于即将成为青岛市第20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周甄金感触良多。他说,“首先是幸运地与陌生患者配型成功,让自己能够有参与救人的机会;其次就是希望把这份爱心圆满传递给‘201号’。”

  “想做成一件事情,并不是靠个人的意愿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大家的努力。感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我做的完备保障工作,也感谢医护人员的细心关照,让我对接下来的捐献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祝愿接受捐献的患者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精彩的人生。”周甄金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消除顾虑和恐惧,也希望更多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把生命的“种子”播撒出去,带来更多生命的希望。

  【延伸】

  从101—200例,仅用3年半时间

  2020年12月4日,青岛市第101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同军来到青岛火车站,准备乘坐去济南的列车,开始他的捐献之旅。上车前,他和前一天刚完成捐献的青岛市第10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广涛相遇,两人握手互相祝福。第100例的马广涛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青岛用了16年半时间,由99位捐献者(其中1人两次捐献)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百例捐献突破;张同军是第101例,一个新的开始,向着200例迈进。当时大家都没想到,从101例到200例,青岛仅用了3年半时间,97位捐献者(其中3人两次捐献)用爱心接力完成,青岛即将成为全省首个实现200例捐献的城市。青岛200例捐献者的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于第一梯队,仅次于深圳、广州、杭州。

  200份“青岛热血”的背后

  第101例捐献者张同军告诉记者,“我记得自己在高中作文里反复使用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次捐献让我和素不相识的另一个人建立生命的桥梁,这是我的使命,一件小事却有很大的意义。”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从2004年2月,青岛首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谢振华成功挽救一名河北小伙的生命开始,每年都有数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涌现出来。“最开始是每年三五例,后来发展到每年10多例,近几年更是发展到每年几十例捐献。”青岛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副部长薛梅说,每一位捐献者口中的“我愿意”三个字,都是一架生命的桥梁,给远方那座“孤岛”送去希望。

  青岛这200例捐献的捐献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医护人员、公务员、教师、警察、普通职员、大学生、个体私营者等,每一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故事里有全国第一例护士捐献者谢振华,山东第一例母亲捐献者李梅,全国第一例一人救两名血液病儿童的王腾飞……2011年7月,青岛市第38例捐献者王莉莉到北京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捐给一名13岁韩国白血病小男孩;青岛第11例捐献者周淑玉在为自己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儿治病过程中,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志愿者,“幸运”地和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尽管年龄比较大,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捐献决定。

  青岛市还涌现出了4位捐献两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0年5月,还是中国海洋大学学生的罗锴推迟出国,毅然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未成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2012年,该名患者病情再度恶化,罗锴二话不说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延续那位陌生人的生命。2021年4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分公司职工王乐曾在济南为来自苏州的患者捐献过一次造血干细胞,一年后由于患者病情变化,需要再次捐献,王乐得知消息后义无反顾地二次捐献。2022年9月,来自青岛鲁红信达砂浆有限公司的刘鹏程成为青岛市第1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5个月后,因患者病情需要,他再次捐献。2023年10月,来自市北区的小伙王帅成为青岛市第17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样因为患者病情,今年5月29日王帅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爱心在互相感染中裂变

  “爱心是能相互感染的,像一颗种子长成大树,开枝散叶的过程中有了数量的裂变。”薛梅告诉记者,捐献者们都有着助人的热情,每一位都让人感动、敬佩。他们带回的成功捐献挽救生命的消息,也鼓舞着后来的捐献者坚定信念。

  为什么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捐献者涌现?“因为这几年几乎每一个拨出的配型通知电话,得到的答复都是‘我愿意’三个字。”薛梅说,前些年遇到过个别志愿者不敢去捐献,或者其家人有顾虑,但随着越来越多捐献者成功实施捐献,并且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捐献者的身体没有影响,就像参加一次无偿献血一样,这让更多志愿者放心去捐献。

  “这几年,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氛围也越来越好,有很多单位特别配合捐献者,并且通过各种方式给捐献者各种鼓励。”薛梅说,前些年遇到过个别单位不配合志愿者捐献,近几年越来越多人和所在单位都认识到,这是一种来自社会的责任,用爱心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比其他任何事都重要。还有很多单位,为了保障本单位捐献者职工顺利实施捐献,派专人保障后勤工作,给予捐献者各种奖励和表彰。

  2020年7月,青岛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崔恩良成功实施捐献后,他所在的单位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南巴士公司,将崔恩良驾驶的公交车打造为“恩良号”造血干细胞捐献主题宣传车,成为全国首辆造血干细胞主题宣传车。这辆公交车每天穿行在青岛市的大街小巷,宣传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交车司机,开上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车,这是职业生涯中最高的荣誉。”崔恩良说。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莱西市等陆续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纳入当地“见义勇为”表彰,青岛多位捐献者获得过“山东好人”“十大杰出青年”“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等表彰。记者了解到,日前,青岛市委政法委、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和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发文,决定授予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市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为捐献者服务有“青岛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彰显人道情怀,承载无私大爱。青岛市红十字会围绕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大局,坚持公益品牌建设思路,以“爱心汇聚 血脉相连”品牌为抓手,创新多种形式传播公益文化理念,打造生命至上、安全高效、无缝衔接的青岛捐献模式,提高了捐献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彰显和提升青岛爱心之城的精神品质。

  2020年6月22日上午,青岛市红十字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海岸新区管委在城市阳台景区举行“山海情深 爱心汇聚”主题雕塑落成暨青岛爱心广场命名仪式。这座以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主题的广场成为传播无私大爱、弘扬新时代城市文明的宣传基地。2022年7月27日,青岛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市卫健委在青岛爱心广场举办“青岛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集中行动”启动仪式,青岛早报新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现场发起倡议,各支红十字志愿队共建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服务的“青岛模式”:在造血干细胞捐献领域,来自青岛早报、青岛市中心血站、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省慢性病医院、青岛好司机救援队等单位的各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合作,立足各自服务的领域,发挥党员志愿者骨干带头作用,积极主动服务好每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捐献志愿者资料入库、高分辨检测、体检、捐献采集、按时送出干细胞的各环节,及全过程新闻宣传、知识普及、社会动员等方面,做好沟通协作,以“无缝衔接”的方式服务志愿者,让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青岛模式”成为城市又一张亮丽名片。这个机制目前已经发展成熟,已服务了60多位捐献者。

  / 链接 /

  这样成为捐献志愿者

  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留样入库活动常年举办,在全市各献血点都可入库。欢迎年龄在18周岁至45周岁、身体健康的市民到就近献血点,填写入库表格,并留存8—10毫升血样,一旦检测合格,就能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已经采样入库的志愿者如果联系电话有变化,可直接登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官方网站:http://www.cmdp.org.cn/,点击首页“志愿捐献者更新个人信息”图片更改个人信息,也可以拨打青岛市红十字会电话80790667,咨询入库和更改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