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建成。资料照片
新闻回放
20世纪90年代初,即墨确立“商贸兴市、以市兴城,把即墨建设成胶东最大商品集散中心”的思路。1993年,在鹤山路中段北侧的城区最佳位置征地8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建设大型室内服装批发市场,199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市场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交易大厅上下两层,共设摊位6480个。市场周围建有集通信、仓储、食宿、交通运输等配套服务设施。服装批发市场建成后,全国各地客商前来设摊经营和采购,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3000余家客户和厂商在市场内布点经营,步森、雅戈尔、波司登等众多名牌产品入驻设立专卖店,服装档次大大提高,商品成交额大幅增长。
影像幕后
即墨国际商贸城管委工作人员盖典春:
见证即墨服装市场变迁
在即墨国际商贸城管委工作多年的盖典春是位“70后”,他是即墨传统针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980年,即墨大集的服装市场应运而生,首批60家个体服装经营户登记办证,年内审批服装生产的个体户达上千户。1984年夏,即墨第一处专业市场——服装批发市场在墨水河河滩建成运营,完成了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建设。1987年10月1日,‘升级版’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在鹤山路贸易区南侧、龙泉河北岸正式开业,1000多家服装经营户迁入了防雨防晒的新市场;1992年,即墨服装批发市场衍生出的小百货批发市场建成运营,服装生产迅速由县城辐射到周边乡镇,使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形成了产销合一的批发市场;1994年,再次搬迁的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前来设摊经营和采购,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3000余家客户和厂家在市场内设点经营,许多名牌产品进入市场设立专卖店,商品销往全国21个省、市和山东省的60多个市县,成为沟通大江南北、辐射长城内外的大型服装集散中心。”
盖典春介绍,2007年10月27日,位于即墨城西鹤山路西端的中国即墨服装市场正式启用,原市场全部商户喜迁新居,即墨服装市场全面步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大型专业服装市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如今,即墨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示范区,荣获中国针织名城、中国童装名城称号。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世杰
大事记
(1994年)
●1月20日,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签约落户青岛高科园。
●2月,胶州、即墨、平度三市上榜全国百强县(市)。
●2月24日,市政府启动实施新一轮名牌战略。
●5月16日,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
●6月27日,青岛证券交易中心正式营业。
●8月23日,青岛市首批“青年文明号”命名仪式举行。
●9月7日,青岛—日本大阪国际航线开通,是青岛乃至山东省首条国际航线。
●11月24日,投资115.6 亿日元的前湾港一期工程煤码头成套设备工程举行验交仪式,标志着整个前湾港一期工程结束。
●12月30日,山东省首家综合性文化市场——青岛市文化市场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