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加“数”前行

岛城金融机构发力数字化转型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惊喜”
青岛早报 2024年04月12日 杨忠升

手机没电也可乘地铁。数金公服公司供图

  4月7日召开的市委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聚力做好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提升科技金融效能,扩大绿色金融规模,增强普惠金融实效,探索养老金融模式,优化数字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活水”向产业汇聚,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

  前不久,青岛轨道交通全网开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此项目是全国首个“延迟扣费”模式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应用,硬钱包余额不足亦可顺利进出地铁站。这正是青岛优化数字金融应用场景“遍地开花”、为市民和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生动写照。

  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

  数字化转型激活金融新动能

  当下,数字时代风起云涌。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金融业的诸多痛点被打通,借助数字化转型激活经营新动能,日益成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23年8月,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联合印发《青岛市数字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全市数字金融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优化数字金融发展生态。

  近年来,在实施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方面,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组织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优化金融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大数据智能营销和风控系统、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个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等,提升数字金融核心竞争力。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方面,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推进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增强金融惠民利企能力。

  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

  创新研发“智慧信贷系统”

  作为8家数字化转型示范行之一,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始终坚持“科技引领、价值创造”,紧跟“数字工行(D-ICBC)”建设步伐,围绕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管理,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价值创造能力和行业示范效应的“数字精品”项目,初步探索出“系统内有亮点、同业有竞争力、具有青岛特色”的数字工行建设路径,实现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三统一,进而实现内部管理效率和对外服务水平的双提升。

  青岛工行创新研发“2199智慧信贷系统”,运用“空、天、地”手段,打造集行内外数据“物联+智联”于一体的覆盖信贷“前、中、后”台的数字化风控管理平台。以数字化风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采用“大数据+多模型+新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信贷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立体化、智慧化”;以数字金融增强场景服务能力,围绕城市更新场景,灵活贯通“账户+支付+投融资”全场景金融服务,增贷超50亿元,助力扩内需促消费;以供应链融资赋能乡村振兴,对接数字供应链产品“e链快贷”,将资金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面向产业终端农户放款近5500笔,发放贷款额近17亿元;落地163条数字供应链,融资余额超百亿元。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

  打通贸易公司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拥有贸易公司1万多家,每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800亿元。以美元支付的大宗商品交易中,贸易公司不仅要承担大量资金占用成本,还要应对交易中的汇率波动风险,尤其是中小贸易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近年来,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联合青岛自贸区片区管委成立“金融创新实验室”,与片区中储京科“货兑宝”、象屿“智慧物流”等产业互联网平台共建“物流金融数字化平台”,实现平台数据实时共享、货物远程监控、在线签约、入库、出质、解押等智能化风控手段,以数字化手段突破抵押风险融资瓶颈,打通贸易公司融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持续丰富平台融资场景,创新推出“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数字提单确权转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以及将单一融资客户不同商品种类的电子仓单作为整体质押融资的“仓单池”等一系列区块链物流金融业务,让处于“神经末梢”的中小贸易公司得到新金融的滋养。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

  建立“数据纵横”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以金融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根本,以科技和数据能力提升为基础,以融入数字经济生态为突破,不断推动数字金融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行青岛市分行建立“数据纵横”服务体系,搭建统一数据平台,为数字资产的共享、分析应用、服务提供和价值创造提供全面、敏捷、精细的能力支撑。建立柔性项目组,推动业务、数据、技术部门人员的交流互动,打造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的数据分析人才队伍,提高业务部门自主用数能力,已累计孵化投产数据分析项目20多个,真正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

  青岛中行还开展境内外币运费支付业务项下电子化升级,自主设计研发智能结算产品,为全国航运企业提供同城及异地企业间海运费支付功能,实现在线支付、在线审核,满足航运企业多场景下运费支付需求,支持航运企业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

  亮点扫描

  手机没电没网

  照样刷手机乘地铁

  自今年3月30日起,青岛轨道交通全网开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手机SIM卡硬钱包、手机PAY硬钱包或IC卡式硬钱包即可闪付过闸,甚至手机无网、无电时也可以顺利进出站,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全介质 无障碍”在轨道交通场景的应用。

  化解无网无电场景支付难题

  很多市民会有疑问,手机没网没电的状态下为什么还能支付乘车费呢?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硬钱包项目技术负责人郝秉睿近日受访时给出了答案:“‘延迟扣费’模型是我们在地铁闸机设备与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之间实现特征协商、双向认证,这些都是在前端硬件设备完成的,与后台的联机交易隔离,因此乘客就可以先坐地铁后付费了。这是全国首个“延迟扣费”模式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应用,硬钱包余额不足亦可先行快速过闸,对于全国轨道交通领域落地数字人民币支付极具示范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其他电子支付方式,无网无电支付是数字人民币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主要解决一些无网、无电、极端环境等场景支付问题,是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的重要补充,适用于一些网络覆盖不稳定的场景使用。此次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在青岛市轨道交通全网上线,兼容了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手机SIM卡硬钱包、手机PAY硬钱包,并即将升级IC卡式硬钱包,通过将硬钱包与数字人民币软钱包绑定,再通过中国银行提供的延迟扣费接口,增加了在轨道交通场景中无网无电状态下乘车、延迟联机支付扣费的创新功能,具有安全、普惠、便捷等特点,与数字人民币钱包相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园区、商超等小额高频支付场景。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青岛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的全网上线,是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技术应用的重要里程碑。数金公共服务有限公司全流程、全环节参与了该项目的落地。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本地化服务机构,数金公服公司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通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持续不断地创新产品运营和拓展应用场景。此次结合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项目,数金公服公司与邮储银行青岛分行联合推出了“青岛圆芯”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和“星图”气囊支架,形成了“IT+IP+IC”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模式和场景应用,为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文旅、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除了在数字人民币APP开通软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之外,中外用户还可通过智能手机、网点柜面或兑换机等方式办理不同形态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据记者了解,目前青岛基本形成了高频场景全维度、主要场景广覆盖的应用格局。批发零售方面,多数中大型商贸百货和连锁便利店,以及十余个农贸市场千余个商户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餐饮文旅方面,打造了“上街里”数字人民币特色街区,实现崂山风景区等景区全渠道数字人民币购票。公共交通方面,乘坐公交地铁、汽车加油充电、隧道通行、停车缴费等场景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绿色低碳方面,上线了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以区块链技术为全生命周期存证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