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一也在南极中山站写作。

青岛作家一也,有着许多人未曾有过的极地经历,因此书写极地成为他写作的一大特色,此前他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的长篇小说《雾咒》就是一部反映北极考察和爱斯基摩人风情、生活的长篇小说:在极地严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生死抉择中,人与野兽都像玩具里预上的发条一样,按照大自然设定的内在逻辑,在凄美与荒诞中,展示着本性的美好与丑陋。近日,一也再推长篇新作《黑云彩》,仍是聚焦极地生态,但其主人公却是一头名为“黑云彩”的北极熊。
作家简介
一也,本名孙覆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一次去南极、四次去北极。出版有《南极并不遥远》《亲历北极》《北冰洋上空的纸鹞》《雾咒》等多部长篇文学作品。长篇小说《雾咒》获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另有散文及短、中篇小说等散见于《人民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草原》及《工人日报》等报刊。长篇小说《黑云彩》入选山东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和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书中的黑云彩经历颇为传奇,它是头额心长黑毛的白熊,因为长相怪异又被“两条腿的人”收养过,遭到熊群嫌弃。但它是头灵慧的义熊,因而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它跟随老狐安格卢漫游极区长了见识,与白熊中的弱者以及海鸟、雪狐、雪兔、旅鼠交上了朋友,还能在极夜中跟“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说话,懂得在自然界生存不能光靠獠牙和利爪。它曾在生死搏斗中用智慧击败了恃强凌弱的熊王,还与狐、兔、鼠、鸟齐心协力,救了一头跌落深洞中的年轻母熊并赢得爱情……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救养自己的恩人和他的科考队被困荒岛,命悬一线间,它现身到陆岸传送信息,遇险队员获救,黑云彩却被醉酒猎人射杀……近日,作家一也接受青岛早报记者采访,畅谈《黑云彩》的创作过程,而人与动物的互换视角,照见的正是更为宏大的世界观。
“另一种叙事”迈出创作尝试
记者:《黑云彩》的主角是一头北极熊,以动物作为书写的主体,初衷为何?
一也: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具标志性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白熊被猎人救养长大后报恩人类的故事,就如中国民间传说里的狐狸或黄鼠狼成精一样,俯拾即是。在创作描写北极考察及生活的长篇小说《雾咒》之初,我曾将笔墨毫不吝啬地倾注给一只白熊——萌萌,写它如何在失去母亲后被人类救助收养,写它在人类的关爱下和狗们一起成长,写它放归白熊谷后野性的释放与回归,写它最后时刻如何现身救人……仅描写这只白熊的篇幅便有十万字之巨,使萌萌俨然成了男女主人公之外的另一个“主人公”。但在即将付梓之时,终因和人的“分庭抗礼”,甚至有些喧宾夺主,被我果决地拿掉,与之同时遭砍的文字超过二十万字。出版后的小说,白熊萌萌仅仅成了点缀人物的一条重要伏线,于无处不在的隐隐约约中推动故事进展。原本有朋友建议,成书后再拿掉如此大篇幅的对白熊的描写,实在可惜,这其实完全可以将琢璧之剩玉,另磨成器,重作一个中长篇。但在真的动笔要写一个北极熊的长篇时才发现,原先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由于创作理念上的突破和对自己刚写过的小说在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厌倦,形成印刷物的文字虽然忝列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却如隔夜之饭,再也嚼不出原来味道。刚出生便死亡,我也没料到它的逝去会这样快。但丢下过去,才有了现在。于是,我在重新思考小说应该怎样写,由此,《雾咒》所锯掉的有关白熊描写的“下脚料”,也只有尽弃垃圾箱。《黑云彩》在读者面前的呈现,也终于有了另一种叙事方式。
《黑云彩》的创作前后经历了两年多时间,这期间还写了两个短篇、一个中篇,完成了根据《雾咒》改编的上下集电影文学剧本《北冰洋上空的纸鹞》,并于《黑云彩》之前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完成了反映农村中三代人婚姻爱情的纪实文学《撕裂的月亮》的采访。《黑云彩》是我创作上的一个尝试,迈出的步子虽然不大,方向却是在往前。
姊妹篇章照见人与动物关系
记者:书写极地是您创作中的一个主要方向,之前的作品《雾咒》中的白熊萌萌,与黑云彩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也:南北两极的切身经历,跑的是脚下坑洼不平之途,拓展的却是思维之路。极区对于闯荡者的恩赐,在于使我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南极并不遥远》《亲历北极》和长篇小说《雾咒》以及上、下集电影文学剧本《北冰洋上空的纸鹞》,近来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黑云彩》。这只是计划中要写的几部书,还不能说是我创作的主要方向。至于说到《雾咒》中的萌萌和黑云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仅从表面来看,《雾咒》里的萌萌和《黑云彩》中的黑云彩,无论其长相、经历、与人交往的故事和最终结局,似乎完全是同一只白熊,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其实不然。
《雾咒》与《黑云彩》两部长篇小说,既可以看作是姊妹篇,又可以看作是一个硬币的阴阳两面。如果是硬币的两面,那么,《雾咒》即阳面,它正面所表现的是人,白熊萌萌这条线是阴面,只是人的衬托。而在《黑云彩》里,人与动物正好掉了个,动物是叙事主体,人成了点缀。正是因为这种设置,萌萌与黑云彩两只白熊,便具有了质的巨大不同:在《雾咒》里,萌萌只是一头寻常的白熊,聪明,温顺,知道感恩,能听懂人的语言,领悟人的意思,但并没脱离一般动物的本能与习性。而在《黑云彩》中,这头白熊早已经脱胎换骨,成了一头灵慧侠义的白熊,成了白熊中的精灵,它不仅具有萌萌优良可贵的一面,而且能与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说话并汲取智慧,跟着得道老狐学本事,和狐、狼、兔、鼠包括白熊中的弱者交上朋友,还与小动物们一起救了被困在冰洞的一只母熊,同时收获了爱情,最后又在决斗中战胜熊王,但它在众熊拥戴它为新王时却与相爱母熊飘然而去……它在被收养者放归野外后做出的许多事情,既不可思议又引人沉思。高度的拟人化较之以萌萌,黑云彩完全成了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期待读者和时间发掘吸引力
记者:以动物作为写作主体,除了我们通常所知的拟人化的书写外,您觉得写作的难度在哪里?您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一也:就《黑云彩》的创作而言,其难度主要是在理念的转变,这在前面已经谈过,我不喜欢继续那种表述,因此落笔之时无比纠结。此不赘言。克服嘛,说来也是简单,那就是读书,读几本值得读的好书,读几本真正能启发你、引领你的好书。实际上在小说创作中,每一个作家都在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书中是一个你自己构画、创立的世界,一切人物、动物,包括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飞鸟蚂蚁,全凭作者安排、指挥。真正做了上帝,一切也就不难了。当然“上帝”各有各的不同,也各有各的妙处,因而其作品,也会呈现出大小高下的各自不同。
记者:“你为什么要叫黑云彩?”这是书中最后的结语,以此作结,意义何在?
一也:您问的这个问题直指要害。小说《黑云彩》在结尾的时候,一只鸟儿借助着风,不分极昼极夜,在北极的冰洋与苔原到处传播着满天繁星,特别是那颗最大最亮的星星的问话:“你为什么要叫黑云彩?”这其实是一句发自内心深处的灵魂之问。黑云彩的名字是救养它的人起的,这个名字充满了预兆和象征的意味。因为它被人类救养并与人类产生了深厚感情,同时又于不自觉中受到人类濡染影响,以至于在兽性中掺杂进了人性,这其实与人性中掺杂进兽性同样可怕,命运因此不由自主地将它推向悲情之海,因而才会出现它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做法,才会有了它不惧危难去追随恩人,最终在送信营救遇险队员时惨遭人类射杀。
“你为什么要叫黑云彩?”实际上就是在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是在说:“白熊啊,你为什么不在一个你应该在的地方,做一只所有白熊都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通常来说,动物小说作为儿童读物比较多,而这本书却面向成人,您觉得这类作品对成年人的吸引力在哪些方面?
一也:的确,关于动物描写的小说,我们通常所见基本是儿童读物,这仿佛成了一个标签。在小说着笔之前,我也曾考虑过写成儿童小说。但经过一番思虑,我还是将它写成了成人小说。这一方面是对成人思维和语言更显熟稔,更易于把握,但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小说要揭示的是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与地球的关系,反映的主题似乎更应为成年人所关注。至于说到作品对成年人的吸引力,我即使到现在也无法把握。或许能说得清的,只有读者和时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