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告别

青岛早报 2023年08月31日 陈雪

青岛早报2023年08月31日版面

●陈雪

早上起来,女儿突然用两只小手紧紧钳住我,粘在我脖颈上。我不敢动,只是轻拍她的背。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我做了一个梦,我和九九、菲菲一起堆城堡,我堆好给他们看时,他们都不见了!”我问:“所以你很难过,是吗?”

此时,她已嚎啕大哭起来。我知道她为什么那么难过。九九和菲菲是她最好的朋友,三年里他们经营出极深的情感。可是女儿要去外区读小学,他们要分开了。

后来,我和女儿一起画“友谊连环画”,记录下他们游戏的场面,写下她的祝福。周末约他们来家里吃饭,认真告别。三个小人儿笑着哭着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告别。对于幼儿园毕业这件事,女儿渐渐平静,我知道她已经懂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道理:有些人只能做一时的玩伴,而你要做的是学会告别。

十多年前,父亲送我去大学报到,他帮我置办被褥、采购生活用品,带我熟悉周边环境。临走时,我送他到公交车站,我们一路沉默。车来了,父亲终于低声说:“那,我走了。”我的心一瞬间扭结了起来,万般滋味从心底涌起,汇聚成两汪盈盈的泪水。我望着父亲上了车,看到他站在车窗边频频冲我摆手让我回去,窗框将他的上半身镶嵌起来,就像一幅画,渐渐在我视线里模糊,直至不见。

后来,我第一次独自采购生活用品,第一次独自旅行,第一次打工,第一次规划人生方向……我告别了对父亲的依赖,也告别了年少的自己。

再后来,我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他是人群中最闪耀的星,待我极好。他努力工作,我们的未来一定是值得期待的,而我只要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就行。那时候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找到了一生的依靠。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宣布分手。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他的背影如一尊移动的雕塑,刚强硬朗。大风吹着他的风衣,把他的背影吹成了一面移动的旗帜,旗面上写着决绝。他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街的尽头,然后我的世界陷入了一场暴风雨。

我一点点疗愈自己,我以为大学时与父亲的分离已经完成了情感和精神的独立,然而我发现在恋爱中我仍然在寻求一个父亲,一个精神领袖。我希望他带领我成长,给我依靠。可是当那个人突然从我生命中消失的时候,我经历了漫长的迷失自我的煎熬,情感和精神的双重依靠坍塌了,那份叫失去的情绪击溃了我,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那么软弱。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说,“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失殆尽。”

我放下工作,给自己时间读书、旅行,将破碎的自己一点点拼接起来,放下、释怀、拥抱当下,关注朝阳晚霞,在凝视当下时饱满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我默默告别,认真告别过去的自己,我不再向外界求索安全感、求索认可、求索依靠,终于找回自我。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如是说。我们不重视那些负面的情绪,不允许它们自然且浓烈地流淌。祥林嫂是不被允许哭诉的,纵然那对她来讲意义重大,因为正是一次次哭诉减轻了她的悲伤和愧疚,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没人知道,祥林嫂是在一遍遍和她的儿子告别。我们总是告诫自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忍住那些情绪,把自己锻造成坚强但冷硬的个体,以至于很难再感知纤细的情绪。可是,真正的强大不是心的刚硬,而是温柔的坚韧。

人的成长是在一次次告别中完成的,没有被认真审视的经历是浅薄的。告别是对过去经历的总结,对未来的担当。学会告别,就学会了真正爱自己,然后去遇见厚重而广阔的自我。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