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人员抽取羊肉串,进行打包封样。

抽检产品封样后,将送实验室检测。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启动了“食安青岛 你点我检”2023食品安全放心消费专项抽检活动,这项活动由消费者做主,选出想抽检的食品和检测项目后,再由市场监管部门综合消费者的意见进行抽样检验。8月30日,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及检测机构工作人员,来到营口路啤酒屋一条街,对两家餐饮店开展监督检查,并现场点出6样抽检品种,其中包括羊肉串、黄花鱼等。抽检结果将在7个工作日内出炉,后续将向社会公布。
饭店抽检黄花鱼羊肉串
30日下午2点,记者跟随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来到营口路的码头海鲜饭店,首先对店内的黄花鱼进行抽检。“黄花鱼每袋取样2.4斤,我们共抽取两份,主要检测是否有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黄花鱼的具体检测项目共有14项。”青岛市质检院的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抽检流程,现场封样后,会第一时间送到实验室检测。
随后,检测人员还抽取了店内的羊肉串,进行打包封样。“羊肉也需要抽取两袋,每袋半斤。与黄花鱼不同的是,羊肉主要检测羊源,也就是看看它是不是羊肉,同时检测药物残留,看看是否使用了瘦肉精等。”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道。在码头海鲜饭店里,检测人员还抽取了椰汁饮料,总计共抽检3样品种。
下午3点,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来到营口路的楼下老万啤酒屋,在检查完后厨、冰箱和仓库后,检测人员抽取了羊肉、大豆油、黄瓜3种食品。“大豆油抽取两桶,检测看看是否使用了地沟油。黄瓜抽取了4斤,对于新鲜蔬菜主要是检测农药残留量是否符合标准。”检测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本次抽检的6样品种会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并出具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后续会对检测结果进行发布。
收到消费者数据7980条
“‘食安青岛 你点我检’2023食品安全放心消费专项抽检活动开始一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上的‘你点我检’小程序共收到消费者参与调查的数据7980条。“我们统计了一下,消费者想抽检的品种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品类上。”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和特殊食品监管处四级调研员刘吉森介绍。根据消费者的抽检意愿,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制定了专项抽检计划并组织实施。“这次专项抽检主要集中在各类餐饮店、商超、食品店、食品摊点、农贸市场、餐饮美食街、夜市等场所,抽检项目包括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是否超标,以及动物源性风险检测等市民比较关注的一些检测项目。”刘吉森表示,抽检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食品的相关生产经营者将依法调查处理。
实施监督抽检2000批次
“你点我检”工作是市市场监管局今年重点推出的一项工作。自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共开展“你点我检”专项抽检活动15次,其中市级3次、区市级12次,截至目前共发放填写调查问卷11200份,共14万人次参与活动,实施监督抽检2000批次,网络直播3次,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会持续开展“你点我检”抽检活动,继续根据消费者的抽检意愿,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抽检活动。“我们根据线上线下征集的市民意见,认真制订每一次专项抽检计划,‘点’出市民关注、‘检’出市民放心,体现‘监管为民’的内涵深意。未来我们还将创新活动形式,指导各区市根据消费热点,适时开展灵活多样的抽检活动,力争贴地气、重实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新闻媒体和消费者及市民代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宣传让公众对市场监管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体现出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你点我检”活动,带动广大市民更多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我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博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