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义
最是书香能致远。这段日子,书一直牵动我们的心。
7月底,华北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作为中国出版业的库房重镇,河北涿州被淹,数百万册图书几乎报废,这其中还包括大量不可复制、不会加印的稀缺、绝版、老版书。多家出版机构遭遇数千万元级的损失。这场洪灾,放大了出版行业的焦虑与伤痛,让刚因线下经济复苏而逐步好转的出版人,内心再添一道伤口。令人欣慰的是,消息一经发出,很多人就成为受灾出版企业的“精神股东”。比如,中图网推出的一款99元的“加油包”上了热搜,迅速卖出数万套。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人感觉分外温暖。
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开幕。对于全国图书行业来说,这是一场盛事,而不久前,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刚刚在济南闭幕。在城市中,油墨的香味儿分外醉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书展也是城市的节日,在热闹之外,更让人们感受到实体书从未被替代。人们渴望触摸和亲近实体书,这样一种亲近源自于感情,也穿越了时空。在绵延的历史关系中,人们的思想不断相遇、交汇、碰撞,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美国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芒福德如是说。而书香是文化的最好体现。一座城市有两种基本属性:一是物理属性,二是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包括人们对城市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等。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而在某种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城市阅读,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形态。
城市的书香是否浓郁,不仅是关乎市民的生活品质,也与城市长远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渐趋白热化。站在人才角度来说,选择扎根一座城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而越是高层次人才,就越注重书香等文化因素。
此前,一项《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环境水平的测度与分析》报告,将图书馆指标单列出来,指出图书馆数量与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再结合其他数据看,深圳和东莞颇具代表性。两地在乡镇、街道、社区等各级图书馆的数量和布点上遥遥领先。两地都有大量年轻外来人员,图书馆等知识资源密集场所成为他们寻找归属感、充实自己的重要空间。在这里,年轻人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学习能力,也为城市发展积攒了后劲。
青岛也是一座弥漫着书香的城市。虽然青岛建置仅130多年,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这片土地很古老,文脉源远流长。比如,汉代经学大家郑玄,在不其山创办康成书院,讲学授徒,从学者有万人之众。明清时期,黄嘉善、黄宗昌、黄培等士大夫,治国安邦,传经讲学,其家国情怀与道德文章,享誉士林,影响深远。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舍、沈从文、萧军、萧红等大批著名文人,相聚于青岛,佳作迭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阔步迈入新时代后,青岛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作家、文艺精品……最近,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在五部获奖长篇小说中,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以最高票当选。这样的文脉赓续,别具力量。
这是一座城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郁郁乎文哉”。每时每刻,当书香浸润你我,会让幸福感更强,归属感更深。我们与书的故事,终会继续下去,不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