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宇宙“触手可及”

青理工航天可视化团队郭阳副教授和队员帮飞船装上“千里眼”
青岛早报 2023年05月04日 钟尚蕾

郭阳(二排左二)为中国航天贡献“青理工力量”。

  当人类仰望星空时,宇宙的浩瀚与未知,曾让无数人产生好奇并付诸实践去探索。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郭阳副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连续40余次参与我国航天发射和飞行控制与指挥实战任务,与团队常年深耕航天科研一线,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航天器装上“千里眼”,让浩瀚的宇宙深空变得“触手可及”,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了“青理工力量”。

  海量数据0.1秒“实时翻译”

  2022年11月29日23点08分,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任务中,青岛理工大学的可视化技术再次发挥了“青岛高校力量”的巨大作用。青岛理工大学航天可视化团队参与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在轨交接阶段,就像给飞船安装了一双“眼睛”,让它保持更好的姿势运行。郭阳介绍,这项技术已经在此前多项航天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航天任务中固定的技术支持。郭阳告诉记者,以护航“载人飞船”任务为例,飞船的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可以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秒内进行“实时翻译”, 并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

  “这项技术可以让航天器以更好的姿态运行,为飞船在‘绕’‘着’‘巡’串联任务中的轨道修正、姿态调整以及飞行控制与指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郭阳表示,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在太空成功“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是航天任务的首要看点。在轨交接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

  中国航天的“青理工力量”

  自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任务圆满完成后,青理工航天可视化团队也在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中收获了又一次成功。据记者统计,至此,郭阳与团队成员已40余次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早在2011年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就已经作为任务全过程的推演平台。据了解,这项技术能在地面将各类航天工程任务三维、立体、实时地加以还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科研空白,相关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广泛、深度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天宫”系列、“神舟”系列和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嫦娥”系列、火星探测可视化任务“天问一号”等多个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为我国航空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科学的探求永远不要畏缩不前”。青理工航天可视化团队的目光始终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国家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什么。常年奔波于航天工程任务现场和实验室之间,郭阳及团队在赵正旭教授的带领下,自主研发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及地外遥操作操控作业平台,打破了国外对于我国的技术封锁,为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探月工程以及空间站建设提供了精确实时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手段,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科研空白,为解决我国航天事业“卡脖子”技术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