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老”城区“新”生机

老城区推动微型治理、边角更新 通济街道“绣花式”城市治理托起民生幸福梦
青岛早报 2023年03月13日 康晓欢 高青苗

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的元宝湖公园。

城中小游园成为周边小区居民休闲好去处。

元宝湖公园治理后成为秀美的小游园。

  初春暖阳下,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的元宝湖公园,出现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10多名中老年居民在小广场上兴致勃勃地舞起了太极剑,惹得不少市民围坐在景观小亭旁边观看,几名散步的市民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行于亭阁小溪之间,悠扬舒缓的轻音乐余音绕梁……这处占地10多亩的小型城中公园,之所以成为周围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缘于即墨通济街道注重老城区“微工程”改造的结果。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正是这样“微更新”“微治理”的做法,让即墨老城区呈现出新活力,一个个城市微工程,托起了广大居民的幸福梦。

  老城区里的“新游园”

  “别看公园小,设施可齐全了。休息的小亭子、观景的小溪流,还有锻炼身体的‘迷你’健身场。可以说处处皆美景、处处焕生机。”3月1日,正在即墨通济街道元宝湖公园锻炼的居民丁先生笑着说。

  记者注意到,即使是上班时间,也有不少中老年居民来到元宝湖公园休闲。“到了傍晚,在小游园里散步、闲聊的人会更多。”市民吴革军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个小游园是老城区一处建设比较早的“城中园”,由于时间较长,不少设施过于陈旧,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一个重新设计、重新改造的“微工程”破土动工。

  “原来小型游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且惠及的居民也少,现在老城区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造城中小游园,要站在惠民的理念上更新。”即墨区通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更新中,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就地取材,精心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经过改造后的元宝湖公园焕然一新,周边小区经常在这里组织亲民、惠民活动,冬天看雪韵,夏季听溪流,成了市民日常休闲的场所。

  城市“微更新”批量上线

  近年来,即墨老城区各处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批原本不起眼的城市边角地、闲置土地,在通济街道的规划建设下,一处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设施齐全的城市绿地景观,为周边市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通济街道辖区占去了即墨老城区的半壁江山。在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推动下,老城区的更新工作不断走向深入,许多不起眼的城市更新“微工程”让更多居民感觉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连日来,记者沿着即墨老城区深入走访发现,除了元宝湖这样的小游园外,像居民区比较集中的安居小区、即发阳光城小区和文峰路沿线等,都建设有微型口袋公园。在安居小区小游园广场上,市民吴先生正带着孙子在小广场上散步。吴先生就住在一墙之隔的小区里,每天吃完饭,没事就到广场上溜达一圈,看看风景,散散步,心情十分舒畅。

  吴先生只是成千上万即墨居民中的一个。凉亭、彩虹步道、绿树、鲜花……一批涉及民生的“微工程”托起了居民的幸福生活。走在即墨老城区背街小巷,每隔几分钟就能看到一处“口袋公园”,只见草坪青绿,地形高低起伏,新栽植的树木错落有致,造型精致的景观小品成为点睛之作。整个公园底色鲜亮,造型多变,虽然袖珍却“五脏俱全”,成了周边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用“绣花功夫”更新城市

  老城区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老城区面临发展空间饱和、土地资源难续、早期规划落后、基础设施老化等系列问题。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破难革新,让老城区绽放“新活力”?即墨通济街道立足老城区特色,在没有大拆大建的前提下,探索渐进式“微更新”模式,用足绣花功夫,精准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推动老城区实现精彩蜕变。截至目前,街道在老城区成功启动37个城市更新项目,为城市品质提升打牢坚实基础。

  “关键要靶向定位,找准城市更新发力点。”即墨通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即墨区委区政府整体布局思路,突出抓好学校、地铁等全区重点工程周边功能提升。去年,书香小学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面对可预见的交通拥堵,及时规划建设书香路贯通东西干道,与学校同步投入使用;沿地铁站点向外辐射排查,针对市容落后问题,改造升级坊子街门头招牌和建筑立面,提升地铁沿线形象。同时,还精准定位宝龙商圈、北山社区、旧货市场等6大城市地标周边28处功能老化点位,并实施清单管理逐一更新销号。

  东方学府南门停车设施损坏完成整改、万丽广场花坛石板缺失已经整改、流浩河一路绿化带内断裂线杆已整改恢复、教育局宿舍雨水箅子已经修复……在即墨通济街道宣传办提供的一份工作总结中,记者看到了一段事无巨细的总结材料。正是这样的“微工程”,成为精细化管理更新城市的日常。

  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

  细微工程,如何才能深入人心?据介绍,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创新实施“先锋楼长”制度,即墨安排街道干部在各自居住地就近担任楼长,建立“广角度”接诉和“扁平化”报告机制,楼长发现待更新点位直报街道,纳入项目更新动态清单,对拟实施的项目进行实地查验、现场办公,最大限度加快内部审核进程,推动点位早开工、早更新。去年以来,通过“先锋楼长+动态清单”模式,建设完成坤元里岸道路整修等10多个微更新项目,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出行环境,打通了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城市在不断发生变化,城市更新也会一年接着一年干。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即墨通济街道创新模式,组织新村党委与城市社区党委就近联建,聚焦村属公园、停车空地等存量资源,创新“村庄开放、街道投资、村居共享”的“零增地”更新模式,实现城乡居民同住共享“一座城”。八里庄村八里一网格元宝湖公园功能退化、封闭多年,长期以来相邻网格、城市社区居民只能“望园兴叹”。为此,在新村党委联系下,街道与网格村合作社签约共建,对公园进行城市化提升后共享开放,保留白塔等历史景观,更新绿化、塑胶跑道、无障碍厕所等交互单元,拓展了群众健身休闲空间。

  实干争当“五个排头兵”

  今年初,即墨通济街道召开了新年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年中心工作作出部署。今年,通济街道将锚定“五个排头兵”的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作风能力五个方面走在前,开新局。

  “微更新”“微治理”作为城市品质排头兵的重要内容,各项工作已有序铺开。除去大量微更新项目,通济街道还将强化全局思维,汇聚城市管理合力,整合城管、环卫、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小半径、快反应、长效化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同时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对硕辉苑小区周边、润发家园小区周边的前庭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对共和路北龙湾早市周边、宝龙广场周边前庭空间和破损基础设施综合整治。下一步还将新建城区公共厕所2座,打造15个垃圾分类重点示范小区、5个垃圾分类村庄,推动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高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