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柳腔:地方戏唱进“学院派”

今年首次列入省艺校招生计划 这一传承200多年的地方优秀戏曲表演队伍将进一步壮大
青岛早报 2023年02月09日 康晓欢

袁玲(中)亲身示范,向中小学生传授柳腔技艺。

即墨柳腔剧团排演的现代戏《泉海谣》剧照。

  日前,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发布2023年招生计划,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即墨柳腔,首次被列入招生计划。这标志着即墨柳腔这一传承200多年的地方优秀戏曲种类,正式成为省级公办艺术学校的专业课程。昨日,早报记者从即墨柳腔艺术中心了解到,具体招生细节还在制定中。

  省艺校首招“柳腔生”

  记者从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发布的2023年招生简章中看到,淄博的五音戏和即墨的柳腔被列入戏曲表演招生计划,这也是即墨柳腔首次被列入省艺校招生计划。根据培养方向和政策规定,柳腔学生将从报名的优秀小学毕业生中择优录取,中专毕业后,由院团择优录用。另外根据艺术学校待遇政策规定,学生免交学费,柳腔等戏曲表演类专业学生可免住宿费等。

  “目前,招生具体细节内容正在制定,招生人数将依据整体招生计划来确定。这次即墨柳腔被列入省艺校招生计划,将加速推进这一地方戏种的传承。”即墨柳腔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和省艺校合作招生,也是重点考虑到通过这一专业平台,将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即墨柳腔更好地传承下去,深入社会,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

  在胶东地区,柳腔这一戏种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目前虽然从事柳腔戏曲表演的人数一年比一年递增,但经过专业培养的柳腔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省艺校培养出的柳腔专业人才,将助力即墨柳腔重现繁荣景象。

  记者了解到,柳腔是形成于即墨西部大沽河流域、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它和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以及苏北的淮海小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2008年,即墨柳腔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进校园培养“小戏迷”

  近10年来,即墨柳腔在传承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上一个台阶。

  “柳腔进学校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一个很实用的抓手,培养出了一批小‘戏曲迷’,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戏曲文化的基因,这很关键。要将柳腔发扬光大,还需要不断提高剧种的艺术水平。”对于从艺近半个世纪的袁玲来说,即墨柳腔文化早已渗透到她的血液之中。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后,保护和传承柳腔就成为她一生的追求。在袁玲看来,作为地方小剧种,柳腔缺少自己的导演、编剧和舞美等专业人员。在未来,柳腔剧团将努力将全国的优秀戏剧人才请进来,把优秀青年演员送出去,通过艺术院校培养更多的地方戏曲专业人才。袁玲告诉记者,自己每周都会拿出两天时间送戏进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表演柳腔,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许多年。

  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10多年前,柳腔剧团就和即墨实验四小等学校联合举办“即墨柳腔走进校园活动”,剧团每周派专人到学校传授柳腔的唱腔和身段。2010年9月,即墨招考了20名有艺术特长且爱好戏曲的中小学学生,组建了即墨柳腔学员班,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斥专资到烟台艺校委培。2013年7月,即墨柳腔剧团在烟台艺术学校培养的20名学员正式毕业,并在烟台市文化中心烟台京剧院剧场内,举行了学习成果汇报演出。汇报演出内容包括柳腔折子戏《打焦赞》和大戏《寻儿记》,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好评和肯定。几位柳腔艺术家和传承人感叹不已:柳腔终于有了接班人。

  今年,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正式将即墨柳腔列入招生计划,未来柳腔的表演队伍将更加壮大。

  柳腔纳入校本课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司马光砸缸》……即墨第四实验小学改编的柳腔戏曲新唱,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学校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曲目,改编为现代正能量新剧目,并用柳腔的唱腔演唱唐诗等。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柳腔传承中来,做到人人演唱家乡戏、人人喜欢家乡戏,学校还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挖掘各类题材进行创编,在共同排练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对柳腔的剧情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和加工。如今,学校柳腔课程达到40余个剧目,其中三分之一是师生们新开发的。

  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还在开设柳腔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即墨柳腔少儿培训基地,并将柳腔纳入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特点编写了《即墨柳腔》校本教材,内容涵盖柳腔的起源、特点、唱腔、表演、创作及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柳腔故事等,根据低中高年级分学段学习。

  “小戏骨”们轮番登台表演,即墨柳腔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们现场教学唱、念、做、打等戏曲基本功,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和文化认同。在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指导下,小演员们的柳腔作品《新墙头记》摘得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金奖,《新柜中缘》获青岛市第八届“海燕奖”群众文艺原创作品大赛(戏剧、曲艺类)三等奖,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被推选为“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 新闻背景 /

  即墨柳腔

  在青岛市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伴随着悠长的唱腔,柳腔剧团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柳腔是胶东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它始于清乾隆年间,是在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柳腔初期的演唱形式简单,所用的乐器只有手锣、手鼓和竹板。后来受“四弦小调”影响,开始采用四弦胡琴伴奏。初用弦乐时,拉与唱不能完全协调,琴师和演员只能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此被戏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借用同音字,定名为“柳腔”。

  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曲调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而又风趣幽默,表演朴实,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生活气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演时,在四弦胡琴的伴奏下,唱出了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被称为“勾勾腔”。

  早在1956年,即墨就成立了专业的即墨县柳腔剧团,从此,柳腔艺术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1992年,因即墨柳腔剧团是该剧种全国唯一的专业表演剧团,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行列。即墨当地还有70多个业余柳腔剧团,此外,众多业余柳腔爱好者成立起“戏民俱乐部”,每周一组织活动。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