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龙

曲肇宸

吕浩


城阳小学生开展为鸟类安家活动。

秦龙在胶州湾湿地拍的鸟类。

胶州湾成了鸟的家园。

珍稀鸟类在胶州湾湿地栖息。

湿地秋色。通讯员 张旭 摄
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青岛胶州湾处于全球八大鸟类迁徙通道之一、澳大利亚至东北亚迁徙线路上,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迁徙鸟类在此停歇,保护好青岛的湿地就是保护全球的鸟类,多年来,青岛众多志愿者守护着这片宝贵的湿地。连日来,早报记者深入胶州湾湿地、莱西姜山湿地,探访了青岛湿地的保护成果,跟随志愿者一起巡逻、监测,聆听他们日夜守护湿地的故事。
人物
“00后”亲历珍禽归来
大学生秦龙、曲肇宸见证胶州湾湿地十年生态之变
监测、拍照、巡逻、投食……近期,因为赶上极寒天气湿地大面积出现冰封,家住青岛市城阳区白沙河畔的大学生秦龙和曲肇宸,一直围着胶州湾湿地忙碌着。他俩从小学就成为湿地护鸟爱鸟的志愿者,十年间,他们用镜头见证了许多珍贵鸟类在胶州湾湿地安家,他们守护湿地的故事也带动了许多同学朋友加入。
2001年出生的秦龙,从小就生活在白沙河畔,五年级时参加的一次护鸟放飞活动,让他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在湿地上还生活着这么多漂亮的鸟类,后来便经常来到湿地边上观看鸟类,还写下了大量观鸟日记。通过观鸟,秦龙强烈感觉到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每一次拍鸟,我都会静静地听一听这些精灵的声音,在按下快门后,都要停留许久,细细观察这些鸟儿走路的样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看到珍稀鸟类都会兴奋很长时间。”秦龙说,多年来,他一直和城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志愿者共同关注野生鸟类的调查监测,为鸟类调查和珍禽栖息湿地保护出一份力。
去年下半年,利用节假日秦龙拍遍了整个胶州湾湿地,拍下了上万幅鸟类图像。“青头潜鸭、黄胸鹀、中华凤头燕鸥、白鹤、勺嘴鹬……从拍鸟到护鸟,我见证了不少珍禽在湿地安家栖息。”秦龙说,比如“鸟中大熊猫”中华凤头燕鸥连续多年来胶州湾越冬;消失多年的鹈鹕在湿地生态修复后又重新飞来。这些年,胶州湾湿地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加,最多时达到40多万只,去年冬季,秦龙拍到大群灰鹤、勺嘴鹬迁徙的场景时更是兴奋不已。
从最初观鸟拍鸟的爱好,转向为监测和护鸟出力,为保护湿地提供丰富信息和可靠数据,把有意思的事变得更有意义,这是众多湿地志愿者的初衷和坚守。曲肇宸也是一名“铁杆”湿地保护志愿者,他比秦龙小一岁,但成为志愿者已超过十年。
“我和秦龙一样从小生活在白沙河边,最喜欢看着鸟群在湿地上空来来回回的壮观景象。这片湿地从小就装进了我的心里。”从小学开始至今,曲肇宸参加过许多次保护湿地、护鸟爱鸟公益活动,每年都会做鸟窝安放在河边的小树上和湿地的芦苇丛内,趴在草丛里观察鸟类的生长情况,对生活在湿地的许多鸟类都十分熟悉。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张大网,植物、飞鸟、游鱼,网内的每一个生命都很重要。监测护鸟需要人人参与,更要广而告之。”曲肇宸一直想着为保护家乡环境出力。
“像青头潜鸭、黄胸鹀、白鹤等极危物种都可以在胶州湾湿地区域观测到。”曲肇宸说,上大学前,他一直参与湿地保护的公益活动,考上大学后也没有停止。他收集了大量图片和视频,推介胶州湾湿地的生态环境变化,通过讲述湿地故事,让许多同学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鸟类在青岛安家,经过他的介绍,山东大学不少师生还亲自来到胶州湾湿地参与公益科普活动。
“为进一步观测湿地上游的实际情况,我和几名同学组织了一次徒步行走白沙河的活动,为保护湿地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曲肇宸介绍,去年暑假,他和另外4名大学同学一起,从白沙河的源头开始到胶州湾入海口,利用一周的时间徒步32公里,沿途走访几十个湿地村庄,监测拍照,寻找问题,最终写出了一份6000多字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引起了城阳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华社也报道了他们进行湿地调查的活动。
人物
湿地岸边的徒步“鸭队长”
吕浩等8人守护莱西姜山湿地让这里成为鸟类家园
莱西姜山湿地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栖息。日前,早报记者跟随姜山湿地守护者吕浩一起巡逻、观测,听他讲述了守护这片湿地的故事。在湿地边长大的吕浩喜欢徒步巡逻,更喜欢观看成千上万只野鸭在湿地上空翩翩起舞的壮观场面。4年前成为姜山湿山巡逻队队长后,他每天都要在湿地徒步15公里以上,天天守护着湿地里的各种珍禽,时间长了大家都喜欢叫他徒步的“鸭队长”。
由于气温下降,湿地大面积冰封,在这种情况下每天的巡逻不能间断。1月31日上午,吕浩和队员带着工具沿着湿地东岸向西行走,刚走出去几百米便发现防护网边上有人趁黑夜放上了一张网,他和队员及时进行了拆除,以免有湿地鸟类触网。“像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但由于每天都徒步巡逻,想网鸟的人也没有机会得逞。”吕浩自信地说。
今年37岁的吕浩,是土生土长的姜山人,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也对鸟类建立了一种特别的感情。4年前,他听说需要巡逻队员便报名成为湿地守护者。4年来,吕浩养成了徒步的习惯,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别人徒步是为了锻炼,我徒步就是为看野鸭、护鸟类。早晚都要根据不同情况徒步巡逻,这样看得会更仔细,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吕浩说。看惯了湿地上空鸟儿飞翔,守护着湿地的安全,他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湿地和鸟类大家庭中的一员。
守护姜山湿地一共有8名队员,大部分都和吕浩一样属于“湿地的孩子”。养成徒步巡逻习惯的吕浩,围着湿地转一圈往往需要半天时间。在外人看来,湿地守护就是巡逻,也没有什么危险。但记者了解到,在吕浩和队员们日常徒步巡逻中,为了保护湿地不受破坏,不止一次遇到危险,甚至威胁到了人身安全。
“特别是每年的冬季,湿地周边的情况比较复杂,防火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大量芦苇一旦遇火,对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和鸟类来说将是灭顶之灾。”吕浩说,有一年冬天,他和队员在巡逻时突然看到湿地保护区外围冒起浓烟,荒草已着起了火。吕浩一看不好,果断招呼队员向现场飞奔而去。
“火借风势很快就要蔓延到湿地区域,要想办法快速切断火势。”吕浩一边招呼别人快来增援,一边和队员捡起树枝拼命扑火。经过20多分钟的扑救,吕浩和队员们迎着火势而上“扑”开一条断裂带,及时阻挡住火势对湿地的威胁。
火势扑灭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吕浩才发现,几名队员的头发和眉毛全被火烤焦了,当时大家一心想着灭火,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吕浩介绍,像这样的火情每年都会零星发生,正是因为他们在徒步巡逻时发现及时,才能守护湿地鸟类的安全。
除了扑火保护湿地外,吕浩在徒步中,还曾遇到一些进入湿地偷捕鸟类的不法分子。尽管不少人明明知道湿地上有一名非常厉害的“鸭队长”,但个别人还是会铤而走险,潜入湿地偷捕。偷捕给湿地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几只鸟,还严重破坏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正是有了吕浩等人的守护,湿地的野鸭子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胶东地区野鸭数量最多的栖息地。
吕浩守护的姜山湿地,水草丰美、白鹭群舞,不仅是胶东半岛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也是青岛市最大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多年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性开发,让这片湿地摇身一变,水清岸绿、百鸟翔集,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集散区,已发现并确定的动植物有720多种,300多种鸟类栖息于此,其中,仅白天鹅、白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便达20多种。优美的生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让姜山湿地和莱西产芝水库并称为“母亲湖”。
每年秋冬季节,大量候鸟从北方迁徙至姜山湿地保护区越冬,次年3月飞走。作为湿地生态保护队负责人,巡湖护鸟是吕浩每天例行的工作,“我想一直守护着这片湿地,看好了这片湿地,就是守护了鸟类。”吕浩十分喜欢和珍惜这个“鸭队长”的称谓,他的微信名就叫“徒步”。
到了候鸟迁徙季节,吕浩都会一天24小时吃住在湿地,他们还收集了一些典型案例,向附近村民宣传爱鸟护鸟知识,组织大家一起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为了保护姜山湿地,吕浩和队员每天都会展开巡逻守护行动,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 发布 /
城阳12所湿地学校
居全国区县首位
2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湿地保护座谈会在城阳第十七中学举办,来自14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师生与国际湿地主任陈克林视频连线交流。城阳区天泰城学校、城阳区白云山学校、城阳区育才小学、城阳区夏庄街道丹山小学、城阳第十七中学等五所学校获中国湿地学校授牌,至此城阳区已有12所中小学校挂上了中国湿地学校的牌子,正式将湿地教育制度化,并纳入教学日常性计划,从娃娃开始培养保护湿地人才,增强大家爱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中国湿地学校网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12月,全国“湿地学校”总数117所,遍布全国19个省区,其中青岛市城阳区12所,在全国区县中位列第一。
亮点:湿地保护 全球扬名
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介绍,长期以来,他们联合学校通过发掘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结合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水日、地球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相关节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积累了“为鸟安家”“青春鹭岛生态修复”“青岛百合保育种植”“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演讲比赛”“清网护飞”等品牌实践活动,在城阳营造出了深厚的爱护湿地的氛围。
徐立强介绍,2021年城阳区久久为功开展青少年生态教育的事迹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会刊《守护多彩家园》,2022年11月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获邀参加了《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作了《青岛城阳湿地科普实践与思考》的主旨发言,并在大会上展示了城阳区志愿林长参与湿地保护和青少年湿地绘画手抄报的视频,得到各国参会嘉宾的称赞。青岛湿地保护的经验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称赞。
行动:制作鸟巢3万多个
如今,走在胶州湾湿地的墨水河入海口岸边,常有三五成群的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前来观鸟。每到节假日,也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湿地,观看在这里低空飞翔、泥滩觅食的各种珍禽异鸟。而这一和谐甜美生态的画面,是多年来成千上万的湿地守护者努力的结果。
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他们组织生态科普进校园开讲了300余场,保护湿地、观鸟等实践活动160余场,数年间,已经累计利用生活废弃物制作鸟巢3万余个,清除违禁地笼网具1700余条。除此之外,他们将本土的200余种鸟类、560余种植物通过展板展示,在普通市民中产生了很好的科普作用。他们制作近百条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影像资料、科普短视频,观看流量达到数千万次。有5000余人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和城阳区志愿林长。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的保护,正在伴随生态人才的培养,而慢慢释放可持续发展的红利,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城市生态的内涵。
湿地地图
●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中北部,总面积229.6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29.21平方公里,陆域面积0.39平方公里。
路线:市内游客可乘坐地铁2号线,在台东地铁站换乘1号线,在青岛北站换乘8号线,在红岛科技馆(方特)地铁站下车,步行或打车前往。
●莱西姜山湿地
姜山湿地位于莱西姜山镇,总面积2万亩,蓄水面积5000亩,是胶东半岛最大的内陆湿地,也是青岛市最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路线:从青岛出发,经青银高速,进入青新高速公路,之后转入威青高速公路,从华山/即墨出口进入华山立交,转入G204,行驶19.9公里,左转进入昌兴路后即可看到公园路牌。
●少海国家湿地公园
少海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以少海南湖、北湖为主,是胶州湾大沽河水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线:从青岛出发,沿环湾大道进入青兰高速,从胶州/营海出口离开进入营海立交,经S219进入S395,行驶1.5公里左右可看到湿地公园路牌。
●红岛绿洲湿地公园
红岛绿洲湿地公园总占地25平方公里,沿海横跨红岛、上马、河套三个街道及东风盐场的滨海区域。
路线:(走高速)从青岛出发,进入跨海大桥,从红岛出口离开右转进入红岛互通,行驶2.6公里进入岙东南路,行驶4.8公里,左转进入耕海路,到达目的地。
●桃源河湿地公园
位于胶州和城阳交界的桃源河湿地,水量丰沛,属于河流性湿地。站在395国道跨越大沽河的大桥上,看到数百米的河流蔚为壮观。
路线:走环湾大道,到城阳下桥口下桥,然后进入正阳路一直向西走,即到达湿地。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矫省本 黄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