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DAST晶体“青岛造”

青岛大学实现DAST晶体自主可控制备 为国内宽频太赫兹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青岛早报 2022年12月13日 王沐源

上图:滕冰(左)带领团队开展实验。

右图:DAST晶体。受访者供图

  早报12月12日讯 曾经,国内宽频太赫兹技术研究团队为了开展光学测试,从日本进口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晶体,售价高达6万元。如今,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等国内外十余家高校院所使用的DSAT晶体变成了“青岛造”——历经10余年攻关,青岛大学滕冰教授团队实现了DAST晶体材料的自主可控制备,研究出目前国内最大尺寸(25mm×22mm)DAST晶体,仅次于瑞士彩虹光电公司的28mm×28mm晶体。

  近日,滕冰团队主持的“高性能DAST太赫兹晶体和中远红外晶体的材料设计、制备技术与核心器件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在此支持下,该团队将在晶体尺寸、制备效率上寻求进一步突破,为我国抢占宽频太赫兹技术“赛道”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太赫兹技术前景广阔

  X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人们对这些概念都不陌生,但对“太赫兹”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太赫兹的频率介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泛指频率在0.1—10太赫兹波段内的电磁波。对科研人员来说,这个过渡区比较“难搞”,因为它在物理学上处于宏观经典理论向微观量子理论的过渡区,也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区,无论是用光学理论来研究,还是用电子学方法来处理,都达到了一种“极限”。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逐渐发现这种“难搞”的电磁波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例如与X光相比,太赫兹的穿透能力极强,但光子能量很低,不会破坏生物组织,用于医学诊疗或人体安检会更加安全;与微波相比,太赫兹的波长更短、带宽更宽、传输速度更快,或将成为6G通信的基础;每种物质对电磁波的波谱有特定的吸收峰,因此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可用于探测不同物质,而太赫兹对有机大分子的探测特别敏感,可用于人体病变组织、药品、毒品、文物、航天涂层材料等的检测……正是由于太赫兹在生物医学、安全检查、通信技术、天文学、大气与环境监测、航天国防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美欧日印等国家和地区争相加强对太赫兹技术的研究,日本甚至将太赫兹技术列为“国家支柱技术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中国也于2005年专门召开了“香山科技会议”,研讨和规划我国太赫兹技术的发展。

  尽管太赫兹技术前景广阔,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产生太赫兹波?这是制约太赫兹技术应用的首要难题。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滕冰告诉记者,当前市面上虽然有很多所谓的太赫兹能量石、太赫兹手链、太赫兹理疗仪,但是噱头居多,即便是正规的太赫兹光谱仪,也多是用电子学方法研制的,其产生的太赫兹波是窄频的,频率大约在2—3太赫兹,应用范围很受限。举例来说,假设某种毒品物质在0.2太赫兹、1太赫兹和5太赫兹的波谱上都有较强的吸收峰,那么这种窄频的太赫兹光谱仪就很难探测到毒品。也就是说,光谱仪所产生的太赫兹波的频率跨度越宽,找到的吸收峰越多,其探测和鉴别功能才越加精准。就目前来看,能够产生最宽频率跨度太赫兹波的材料就是有机DAST晶体,但与此同时,这种晶体的制备也非常复杂和困难。

  自主造“米”造“锅”

  DAST晶体的制备有多难?就好比一个人要蒸米饭,不仅没有米,也没有锅,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创造。仅是攻克晶体原料的合成和提纯难题,团队就耗费了将近4年的时间;研发晶体生长设备,又花费了3年;摸索晶体生长,再历时3年。

  “最初我们花1500元从国外买了5克生长晶体的原料,在当时可以说是‘价比黄金’,但是紧接着国外就对我们国家禁运了,连原料都没处找。”滕冰回忆说。为了攻关原料合成难题,团队先采用了三步合成法,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的副反应非常多,合成的DAST原料纯度只有20%—30%。后来团队不断改进方法,用两步法解决了合成问题。这还远远不够。晶体的生长对原料品质要求极高,最好达到99.99%的纯度,团队又反复进行提纯实验,最终攻克了提纯工艺难题。

  接下来就是造“锅”。当时没有现成的适合DAST晶体生长的设备和工艺,只能自己研发。滕冰团队成员钟德高告诉记者,有机晶体的稳定性很差,生长晶体需要用到的甲醇不但有毒,还很容易挥发,这些都对设备和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一次次失败和改进,团队最终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AST晶体生长设备。

  “米”和“锅”都有了,终于到了“蒸米饭”的环节。但是怎样“蒸”?这还要不断摸索。钟德高形容,生长晶体就如同垒墙,需要把原子像砖头一样一个个有规律地垒起来,一点都不能出错,这就要求对反应过程进行极为精细的控制。比如对于降温速度的控制,要做到每天精确降温不足0.1度。生长晶体的工期也很漫长,每天的生长进度不足1mm。

  最初,滕冰团队利用设备生长出来的晶体很小,长宽不足1cm,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证实了原料的合成提纯、晶体生长设备及工艺的研发都是成功的。团队的研发成果也随即得到市场认可,相关设备工艺实现成果转化。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成果有了,论文发过了,成果也转化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滕冰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正是靠着坚持,团队制备出了25mm×22mm的国内最大尺寸DAST晶体,在世界上仅次于瑞士彩虹光电公司的28mm×28mm晶体。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