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潜心雕刻200多个图案

即墨榼子非遗传承人王丕文走进青岛多所高校讲述“榼子故事”
青岛早报 2022年07月05日 康晓欢

王丕文正在手工雕刻榼子。

王丕文展示榼子作品。

  人物名片

  王丕文

  年龄:57岁

  身份:非遗传承人

  一门古老的技艺,需要用一生努力虔诚学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你有故事,请联系我们

  早报热线:82888000

  近日,在青岛酒店技术管理学院,一堂特殊的“手造课”吸引了众多学生。身穿传统服饰、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正是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葛村榼子”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今年57岁的王丕文已经在这里给大学生上了两年多的“手造课”。随着非遗文化“手造技艺”的传承,王丕文先后走进青岛10多所高校传授榼子文化。2021年,由王丕文创作的葛村榼子舞美造型,被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大型文艺晚会选中,节目播出后,王丕文由此获得了“榼子王”的雅号。

  “榼子文化”进大学校园

  “葛村榼子距今有500多年了,我在古城有个工作室,专门面向全国朋友展示即墨的葛村榼子。”葛村榼子非遗传承人王丕文热心非遗传承工作,尤其是近两年来,一有时间便被邀请去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普及“榼子文化”。

  以前,像榼子这样的民间技艺,流落乡村几近失传。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起,榼子文化重新散发出荣光。近年来,除了经营即墨古城的榼子店铺外,王丕文奔走于高校之间,成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客座教授。王丕文不仅是青岛酒店技术管理学院“饽饽榼子”大师工作室特聘专家,长期在学校担任专家级讲师,他还拿出了自己部分藏品,在学院建立了饽饽榼子博物馆。

  “从小读的书就少,普通话又不好,开始登上大学讲台,心里没底,真怕讲不好。”王丕文说,有一次在青岛一所大学讲课,台下汇聚很多师生,尽管提前有所准备,但讲着讲着就回到了自己和榼子的故事上来,意外的是让王丕文不满意的这堂课,却受到学生们的点赞,并在网上意外走红。由此让王丕文明白了,自己的经历和技艺本身就是最实在的文化,之后,王丕文再到高校讲课时自然大胆,十分流畅。这两年,青岛的10多所高校都邀请王丕文前去讲课,许多高校的学生也常来即墨找他交流学习。

  从选料到成型仅用2小时

  木屑纷飞之间,一块普通的梨木,就变成栩栩如生的“饽饽榼子”。“既是展示也是传承,还能通过交流‘吸粉’,获得更多的回头客,带动线上线下联动消费。”葛村榼子非遗传承人王丕文说。

  买树选料、大锯拼板、晾干、画纸样、弯锯切割、锅蒸包浆、电刨抛光、凿框刻花……一系列工作完成后,一个完整的榼子就算成型了,在老手艺人王丕文手中,一个普通的榼子从选料到刻花成型仅用2个小时。

  “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尤以即墨葛村榼子最负盛名。手工雕刻榼子是葛村王姓家族世代相传的一个独特的手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2年葛村榼子还被认定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丕文也成为传承人。

  王丕文制作榼子只用年头久的老梨木,因为这样制作的榼子不容易变形,也不容易干裂,保存时间可达上百年,要是好好保存,能世代相传。榼子对于青岛胶东地区的人们来说,不仅是一种手工艺,一种传统,更是渗透在生活里方方面面的必需品。14岁那年,王丕文便开始学习制作榼子了,到现在为止手拿刻刀已经43年了。王丕文技艺精湛,有30多件作品荣获国家、省级和青岛市级金奖、银奖和铜奖,有500余件作品被各级博物馆收藏。

  “一门古老的技艺,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虔诚学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王丕文对榼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制作最大的一个榼子长度达1.35米。这几年,王丕文和榼子的故事传遍了青岛的高校,让许多人了解了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0余种刻刀200多种图案

  制作榼子的工具种类繁多,仅仅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花蒂巴、平刀、鱼眼刀和挖刀等30多种,最小的约2厘米,最大的50多厘米。“别看这些工具不起眼,但是雕刻不同的花纹,就要用不同的工具……前不久,山东大学的学生来到王丕文的榼子工作室,现场学习传统技艺。最近,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也专门组织学生来到即墨,和王丕文交流学习榼子文化。

  “手工雕刻榼子绝对是个手艺活,从一开始的画样子、下料、抛光、做框,到凿花、刻花、再抛光完工,稍微有一点差错,整个榼子就报废了。以面鱼榼子为例,它的鱼身、鱼眼都是用小尖刀一刀一刀刻的,尤其是鱼尾,这么多线条必须刻得非常流畅、匀和才行。”每次给高校大学生上“手造榼子”课,王丕文都如数家珍,用最质朴的情感传递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王丕文介绍,目前榼子图案已经达到了200多种。除了大家经常见到的“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他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做了很多花样图案。比如“龙凤呈祥”婚礼纪念工艺榼子,这种极具审美和收藏价值的工艺榼子特别受欢迎。除此之外,还有五件套迷你型工艺榼子、超大型面鱼榼子,已经不局限于实用,而是作为一种工艺品装饰被不少市民收藏。

  随着葛村榼子受宠,现在销路不愁,让王丕文最担心的还是传承。继承祖辈留下的这些老手艺,让这门手艺不断传承下去……这是王丕文不断走进高校课堂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课,他还经常与爱好者们交流制作榼子的技艺与心得。为了传播榼子文化,王丕文还玩起了抖音,直播手造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手造粉丝”。

  / 记者手记 /

  让魅力手造

  活起来火起来

  前不久,一场“山东手造”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在即墨古城举行,即墨花边、即墨老酒、大欧鸟笼、葛村榼子、黄氏烙画、即墨麻片和周氏布老虎等30余项“手造”集中亮相,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集观赏、游玩、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手造“盛宴”,魅力手造又一次“火”了。

  一场有的看、有的吃、有的玩、有的乐的手造市集,让手造与现代生活亲密接触,让更多人了解手造、亲近手造、认同手造。历史与文脉,是镌刻于城市精神深处的印记。走过千年的即墨,被时光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因子,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并形成基础厚实、梯次合理、传承有序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保护和传承手造,需要把蕴藏于其中的古老而深沉的文化因子激活,与现代生活结合、与时尚结合,让手造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成为“活”在当下、“火”在当下的一种存在。通过一个又一个精巧的创意,手造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活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潮流样式,成为“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牌。

  在手造传承过程中,像王丕文一样的民间艺人,通过走进高校讲课的方式,很值得提倡效仿。实际上这是在加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构建复合型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让富有齐鲁文化内涵的产品,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在创新中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持久生命力。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