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玩转”智能化城市运输

青岛早报 2022年05月17日

从小怀揣参军梦,高中毕业后,姜鑫报名参军,用铁骨铮铮筑梦军旅,实现奉献祖国和服务人民的人生愿望。

  从军20年,他练就了一身本领。转业后,姜鑫主动迎接挑战,创办了青岛小绿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成为“最懂建筑垃圾行业”的科技企业,并且拿到全国首张“城市建筑垃圾网络货运”牌照。 2021年姜鑫摘得青岛市退役军人“创业之星”称号,近日,他向早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最闪亮的

系列报道③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青岛早报联合推出

01/

从军生涯练就坚强意志

  从小,姜鑫就是肯吃苦、不怕苦的孩子。父母都是公务人员,并没有娇惯作为独子的姜鑫,而是注重培养他为人处事的人生态度、服务他人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我从小就喜欢军人,能够参军也是我一直的梦想。 ”1996年,姜鑫选择脱下校服,披上戎装,赴大连当兵。进入野战部队后,姜鑫恪守“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听党指挥,立场坚定”的原则,在艰苦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中毫不懈怠。经过努力学习和艰苦训练,姜鑫如愿以偿来到河南某军校深入学习专业军事知识。

  军校的磨砺,使姜鑫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和坚强意志,多次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从班长逐级升为排长、连长、教导员助理,成长为有责任、有血性、有闯劲的七尺男儿。

  “军校的严格管理和强化训练至今还影响着我,使我常年保持着规律的作息和充沛的精力。”姜鑫常常感慨说,正是在军校练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他从不把困难作为人生的挫折和失败,而是作为一次次挑战的机会和成功的机遇。

02/

筹集百万自主创业

  军校毕业后,姜鑫凭借出色的成绩和对祖籍山东的故土情怀,最终选择了青岛作为服役的去处。

  2002年,姜鑫在部队工作不久就被抽调到机关政治工作部从事群工外联工作,对接部队与当地政府部门间的工作。 “多年的外联工作让我深入了解了青岛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这为我将来选择创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意义。 ”

  2016年转业后,各方面表现均突出的姜鑫并没有选择到政府安排的岗位就业,而是选择了自主择业。 “转业是军人的第二次生命,我想把部队里学习来的本领,在更好的舞台上展示出来,迎接更多的挑战,把创业作为我转业后的新战场。 ”喜欢挑战自我的姜鑫经过深思熟虑,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创业作为第二次生命。

  2017年,姜鑫接触到工程修路、浒苔、建筑垃圾等市政施工业务,他拿着四处筹集来的100万元,付了4辆运输车的首付,成立了自己的运输公司,开启了创业之旅。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创业时,为了支持我创业,父母甚至把老家的房子都抵押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天生不服输,更不怕挑战,最终困难被一点点克服了。”姜鑫通过招揽业务、增加车辆、融资贷款等方式,一点一滴把运输车队搭建起来,短短两年时间从4辆车发展壮大到68辆运输车和17台挖掘机,固定资产超4000万元。

03/

率先实现“蓝”车改“绿”车

  在人们记忆中,青岛的渣土车多为笨重嘈杂的“蓝”车,而现在则是清一色干净整洁的“绿”车。这一颜色的变化,得益于姜鑫的努力创新。

  “随着城市迭代更新和行业规范发展,传统的建筑垃圾机械设备和运输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姜鑫瞄准行业整顿改革契机,利用1个多月时间,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17个城市调研,总结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管理经验,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于青岛的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发展之路。姜鑫认为,行业改革首先要从运输车“瘦身”做起。原来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体积大,满载能力为31.5吨,而车辆自重就有22-23吨,使得每车运量实际只有9吨。为了增加运力、节省时间,超载运输、急拉快跑、撒漏渣土等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而当时,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改革,投资21亿元将陈旧破烂的渣土车全部淘汰,更换为电动或国六燃油标准的渣土车,车体全部变小。

  姜鑫根据自身创业实践和调研结果,向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提出了运输车的“瘦身”改革、建立资质管理体制和准入机制、运输车辆安装数字化智能装备系统、建立智慧车联网平台等一系列建议,并率先带头在行业内集中对全部运输车辆进行标准化改装,由“蓝”车改为“绿”车,创新打造了“渣土滴滴”模式。

  2020年年初,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交通局等7部门制定出台了堪称全国 “最严格的一份行业规范”——《青岛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行业专用规范》,搭载了“最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明确了建设建筑垃圾运输处理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对建筑工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建筑垃圾消纳点三个建筑垃圾的关键节点进行管理,并将收集的大数据上传城市政务云,与其他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其中,姜鑫全程参与了规范的制定。

  随后,青岛市渣土车纷纷改“蓝”换“绿”,行业企业优胜劣汰、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04/

打造智能化运输平台

  创业大潮中乘风破浪难免“呛水”,姜鑫在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疫情的挑战。“疫情期间,由于建筑工程减少、人员出行受限,很长时间没有活干,给行业发展和公司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姜鑫回忆说,当时自己定的发展目标是扩容到200辆车、400位驾驶员,每月贷款就有300万元,加上工人工资、车辆维修等费用,一个月固定支出达800万元。

  2020年4月,姜鑫创立青岛小绿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将网络货运模式引入建筑垃圾运输领域,致力于建筑垃圾运输行业的软件开发、平台搭建,探索建筑垃圾运输车智能化设备技术方案。平台借助工业互联网框架实现集渣土车24小时监控、平台运营、企业管理、网络管理、统计分析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小绿智联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生态平台”应运而生。

  6个月后,青岛小绿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拿到全国首张“城市建筑垃圾网络货运”牌照。截至目前,平台已纳入全市257处工地、5000余辆运输车辆、187处资源化企业及回填消纳点信息,依托智能化手段逐步实现对建筑垃圾处置行业的精细化、高效化管控。

05/

为城市更新发展减负增效

  2020年以来,姜鑫带领技术团队在智慧车联网研发和创新之路上不断深耕,并且把成功模式引入到城市环境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等专业场景,不仅为城市环境提供了高效运输服务,还为企业减负增效贡献了智慧。

  为了深入挖掘创业潜能,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姜鑫先后创办了运输公司、工程机械公司、维修公司、副食品配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法务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等10余家公司,不断丰富创业内容,延展创业产业链,各项业务得到长足发展。经过两年多发展,公司营业额和业务规模在行业排名遥遥领先,总资产已经超过1.2亿元,员工达200多人,其中研发团队有40多人,引进了虚拟算法、车联网等专业的海归人才,吸纳了3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

  目前,小绿智联已经走出青岛,和省内外多个城市的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建立合作意向,共同研究、设计城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控体系搭建工作;帮助青岛对口帮扶的西部某城市研发了城市渣土资源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管控平台项目,有效防止了资源浪费问题。

  姜鑫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和公司技术团队要为青岛打造一个装修垃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我们已经制作了装修垃圾闭环管理的模型,也是类似‘渣土滴滴’的模式,由居民扫二维码,装修垃圾处置中心收到需求后,指定有资质的车辆收运、处置,整个过程全程监管,避免装修垃圾随意倾倒问题。 ”

  入驻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的小绿智联,先后打造了建筑工程、物流运输、环卫运输等车辆安全、科学、高效运行的高科技服务平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成长为极具竞争力的“雏鹰企业”。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