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落下帷幕,与之到来的则是资管新规元年的开始,意味着银行理财正式步入“净值化”新时代,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学会选择净值型产品和分析净值波动的原因。
净值型产品不设预期收益率
早在2018年4月27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渡期至2021年年底。在资管市场中,银行理财无疑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规生效,从2022年开始,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产品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净值型产品。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19万亿元,占比86.56%,占比较二季度末提高7.53个百分点,还较2020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对于每一位投资者而言,适应银行理财“净值化”新时代,深入学习了解净值的含义相当重要。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以份额和每份净值形式展示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投资者以所持理财产品份额和每份净值体现产品的资产价值,每份净值相当于产品的单价,而份额相当于所持产品的数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投资者购买时产品的净值为1,经过投资运作后,如果产品净值变为1.05,则用户的收益为1.05-1=0.05(5%)。
净值型理财产品与过往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不设预期收益率,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产品实际投资运作的净值有关,投资者根据实际理财产品投资运作情况来获得收益,同时,产品管理人除正常收取固定管理费、浮动管理费、托管费等相关产品费用后,也不会拿走业绩比较基准之上的收益,这也是净值型理财相较于预期收益型理财更具有优势的地方。
净值难免出现较大波动
理财产品的净值必然是波动变化的,这种波动反映出理财产品自身所投资产价值的变化,对应地体现了产品实际投资运作表现,产品收益包括买卖证券差价,产品投资所得红利、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以及已实现的其他合法收入。简单来说,产品自身所投资产价格上升,产品净值上升;所投资产价格下降,产品净值下降。通常看到的理财产品净值是扣除固定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后的净值。
值得注意的是,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相比,净值型理财产品难免出现较大的净值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估值方法的影响。据光大理财公司相关人士介绍,以往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债券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这种方法下产品净值基本不受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净值波动小。而现在较多产品采用了市价法进行估值,市价法将直接根据底层资产价格表现计算产品净值,若底层资产价格波动较大,其产品单位净值变化就大。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应当分析研究理财产品净值下降的本质因素,有些波动没必要过于担心。关键是应分析净值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波动、产品扣费还是投资失误。用个简单的方法来分析,可以将产品净值曲线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或同类资产市场同期表现进行比较。产品净值下跌时,如果产品净值回撤远低于同期市场回撤,而产品净值上涨时,又跑赢同类资产和业绩比较基准,那么这位投资经理无论在控制产品回撤方面还是投资业绩表现方面均较为优秀。在此情形下,投资者可以持续跟踪产品业绩表现,用较长投资周期来实现较好的投资收益空间。
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净值型产品呢?光大理财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选择净值型产品建议参考以下几点:1、历史业绩表现和业绩比较基准是选择理财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2、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等级和投资策略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3、从投资者流动性需求出发去选择相适应的投资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产品赎回后资金到账时间。 4、关注产品的投向和种类。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风险等级较低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积极型的可配置权益类理财产品。5、关注产品管理人,投资者应该优先选择管理规范、具有较好投资管理能力的金融机构。
本组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