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长津湖》 30年铁血丹心

青岛早报 2021年12月02日

电影《长津湖》的持续热映,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无比酷烈的长津湖之战带回人们的视野。早在10年前,军旅作家王筠就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 《长津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近日再版该书。这是第一部全景式刻画长津湖战役的史诗力作。该书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并被陈列在原20集团军军史馆里。谈及小说《长津湖》的创作,王筠说:“研究这段历史,最早可以回溯到30年前。”数十年铁血丹心磨一剑,创作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早报记者采访了已在青岛安家的王筠。

一名军旅作家的初心

  “作为一名军人,我有责任把长津湖这次伟大的战役,把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告诉年轻人。”在王筠看来,信仰犹如指路明灯,照耀着人们前行之路。

  1980年,18岁的王筠高中毕业后光荣入伍,随部队驻扎在临沂。作为600名新兵中的“笔杆子”,他被抽调到团里的报道组,成为一名报道员。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在部队干报道员的3年时间里,我采写了大量新闻通讯,并荣立了三等功。 ”王筠说。

  1984年,王筠考上了军区新闻干部培训班,成为一名新闻干事。十分爱好文学创作的王筠,在工作之余还创作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并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

  1991年,王筠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校学习期间,王筠从战友处接触到了难得一见的抗美援朝资料,“不仅是我军的资料,还包括美国以及韩国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一开始我研究这些资料并不是为了写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意识到需要用文学的力量把这场伟大的战争呈现出来。 ”王筠说。

  “战史能够提供的只是历史脉络和冷冰冰的数字,不会感染、打动读者。最能感动人的,是那些参加过大战的志愿军老战士。”王筠随后开始走访志愿军老战士。“昔日的志愿军老战士们如今生活境遇各不相同,但谈起曾经的经历,没有一个人后悔当初的选择,没有一个人说不值得。”王筠说:“当他们在我面前把空空的裤管松开的时候,当他们把截掉一半的脚掌伸出来的时候,当他们把胸脯上触目惊心的伤疤亮出来的时候,再加上亲口讲述,远比史料更打动人心。 ”

  前两年,王筠还去沂蒙山看望了一位原志愿军27军的老战士,他参加过长津湖战役,当时是一名电话兵。 “老人家已经90多岁了,把鞋子脱下来给我看。他的脚上有严重的冻伤,少了两个脚指头。时至今日,寒冷彻骨仍是长津湖战役留给他的最深刻的印象。 ”

《长津湖》成为开篇之作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积数十年之功,一门心思地研究抗美援朝的战史,写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王筠说,“通过抗美援朝这一战,站起来的新中国不仅凤凰涅槃,也真正实现了精神和灵魂上的强大。作为一名军旅作家,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书写这场战争。 ”

  为什么选择以《长津湖》作为他抗美援朝系列作品的开篇之作?王筠说,长津湖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非常重要,志愿军的浴血奋战为此后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成为伟大胜利的历史拐点,“长津湖之战是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的,这样的严寒条件是不适合作战的,按照常规来讲,生存都没办法解决。 ”与此同时,这场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意义重大。王筠说:“长津湖一战,从11月27日打响到12月10日左右结束。如果没有这场冰天雪地上艰苦鏖战的伟大胜利,美军第十军就可能往鸭绿江方向推进。如果他们的铁钳攻势计划完成,到达鸭绿江,我们就非常被动,整个战场形势将非常危急。最终,通过九兵团十几万将士的浴血奋战,把美军第十军赶回了三八线以南,一直退到南朝鲜釜山方向。我们以非常大的伤亡实现战争态势上的胜利。所以长津湖之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起到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转折作用。 ”

  王筠告诉记者,“参加长津湖战役的主力部队包括志愿军第9兵团所属的20军、26军、27军。作为军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在20军服役,多次听老同志讲述长津湖战役的历史,更采访过很多老兵的亲身经历。选择以文学形式书写长津湖之战,顺理成章。 ”

写到动情处流下热泪

  “如果没有长津湖战役的伟大胜利,刚刚出国作战的志愿军部队将非常被动,整个战场形势就非常危急了。 ”王筠说,长津湖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起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用,是最终胜利的拐点。

  2011年年初,王筠开始着手创作抗美援朝长篇小说系列的第一部 《长津湖》。王筠说,他写作时非常投入,“创作《长津湖》时我确实是流着泪写的。小说里面写到山东人孙大个子要去打下碣隅里飞机场,在出发前把缴获的军大衣脱下来送给他的沂蒙山老乡李桂兰,‘李桂兰一句话没说’。写到这里我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是孙大个子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他知道自己有可能回不来了,在当时的极寒天气下,一件军大衣就是一条人命,他要让自己的老乡活下去。 ”王筠说,当时自己擦干了眼泪,在房间里转了几圈才控制住情绪,“孙大个子没有死,但是腿冻掉了,以后再也不能扛着机枪打仗了。战友李桂兰安慰他,‘你不要难过,不行你跟我回沂蒙山老家去,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们种地、养鸡,我吃干的不能叫你喝稀的,一定把你养得好好的。 ’在小说的结尾,两个人回到了沂蒙山,各自生儿育女,非常幸福。 ”

  王筠说,写《长津湖》时间却比较集中,46.6万字五六个月就写完了。 “很多东西不是事先构思的,而是写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写到关键时刻,不是书中的人物跟着你走,而是你跟着人物走了。 ”

  “我对我小说里的人物非常熟悉,连他们的生辰八字都铭记在心,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写作时对我来说,他们是真实存在的。我认为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最打动人心的就是人类的情感。就文学创作本身而言,我的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在宏观上来说属于一种战争文学的写作,写的是人类的战争,是战争与人,战争与和平。 ”王筠说。

  王筠说,战争文学的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是揭示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漠视、践踏,启迪人类的良知,建构人类的初心正位,是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战争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本范式,历来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承载,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在文学殿堂中不胜枚举。

  历史专家丁伟认为,《长津湖》史实准确,小说中的内容是长津湖作战的一个索引,它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当时有多艰难?他们穿着很单薄,有时候两天才能吃一个冻成冰的土豆,而且部队迫击炮大约70%都被冻上不能用。志愿军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印证了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顽强的战斗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