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莱西市南墅镇河里吴家新村荆家自然村的赵美娜,在当地村民当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2010年开始,赵美娜带领乡亲种植大棚新品种葡萄“藤稔”,从大棚建设、技术指导、经营管理,赵美娜无不亲力亲为。如今,村庄已经发展大棚3000多亩,年收入1500万元,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葡萄种好了,荆家村富了,赵美娜并没有满足。经过考察,她在村里建立起“香菇基地”,引进高端香菇品种“女王一号”。形似伞状,颜色饱满,周围略微泛黄,菌丝排列整齐……这种香菇模样甚是诱人,摸起来肉质更加厚实饱满,闻起来菌香扑鼻,为数不多的4个大棚就收入200万元。
赵美娜每天都在蘑菇棚里观察。
国外引进蘑菇新品种
“这个大棚是我的‘试验田’,之前一直在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基地种植销售,想着在老家种种试试,没想到很成功,年前总共收了9000斤香菇,每斤15元的价格,仍然供不应求。 ”赵美娜介绍,“女王一号”香菇有别于市场上的普通香菇,原因在于菌种和菌棒。“菌种是国外进口的,菌棒是栖霞的苹果木,发出来的香菇个大,肉质饱满,口感更好。 ”赵美娜说,这种香菇在国外主要用来提取香菇多糖,制作抗癌、防癌的药物,在国外均价卖到50元一斤,利润可观。赵美娜认为,好东西不愁卖,为什么不在国内试试?于是,她开始在老家莱西“小试牛刀”。
当她信心满满地带着想法寻求家人支持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家里的葡萄大棚收益很好,生活蒸蒸日上,为什么还要种香菇呢?在莱西从来没人吃这个‘螃蟹’,能行吗?”面对家人的不支持,赵美娜心中虽犯嘀咕,但是没有停下尝试的脚步。 “不试试哪知道行不行,但是我也怕让家人笑话,就想先种一个大棚试试看,有了收益才是最好的说服力。”赵美娜笑着说,香菇种植最重要的是控温控湿,她将在国外运用的技术手段,复制到她的香菇种植上来。
4个大棚收益200万元
2018年,大棚建起来短短4个月里,香菇收益可观。 “这个大棚共有8000个菌棒,为了保证香菇质量,每个菌棒出菇量控制在1—1.5斤,去除菌棒成本,每个菌棒能挣10块钱。 ”赵美娜说,建设大棚总共投入8万元,4个月的时间,就回本了。当年她的香菇刚种出来,只是在朋友圈和亲友之间进行了分享,许多人就慕名而来。目前,从最初的一个实验棚,扩展到现在的4个棚,年产达到20多万斤,收益200多万元。她的“香菇基地”建成后,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她对大家非常热情,认真答疑解惑,很多村民在她的影响下,纷纷尝试着种植香菇。
赵美娜说:“每次村里的老百姓遇到问题,我都耐心地指导他们,我不仅要带领一个村的老百姓致富,更要带动周边几个村的老百姓一块儿富起来,让我们的农村真正振兴发展。”其实,她的“致富梦”很简单,就是带动村里老百姓一起推广种植,夏天荆家村葡萄收完,秋天再进行香菇种植,多一条致富路,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1年,赵美娜在成功带领乡亲们种植香菇的基础上,又着眼全市谋划发展,在莱西市龙水社区七星河新村发展平菇种植。“种植平菇生产周期短,创造效益比较快,当季投产当季见效。市场需求量大,比较好卖,最高时能卖到7元一斤。 ”赵美娜说,“新投产的大棚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可增加农民收入3500—6000元左右。 ”
如今,赵美娜的平菇基地,从一个“袖珍式”种植基地,发展成为集平菇种植、制种、栽培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展望未来,赵美娜表示:“今后将把食用菌中的平菇打造成一个‘一村一品’或‘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种植,共同致富。 ”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程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