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拨沙子口春鲅鱼上岸 近万斤鲅鱼被抢购一空 线上订单火爆

一条“大鲅鱼”,如何游出“山海经”

青岛晚报 2025年04月12日 张译心 栾丕炜

青岛晚报2025年04月12日版面

一条条大鲅鱼上岸。栾丕炜 摄

董子艺展示新鲜上岸的鲅鱼。张译心 摄

扫码看相关视频

4月11日凌晨,今年第一船本地春鲅鱼在沙子口中心渔港码头上岸,标志着今年青岛的本地鲅鱼捕捞季正式拉开帷幕。春鲅鱼陆续上岸,为渔民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唤醒了市民的味蕾。记者前往沙子口码头为您打探最新行情。

现场

万斤鲅鱼上岸即被“抢”

凌晨4时多,青岛崂山区沙子口中心渔港码头格外热闹,等待着第一批本地春鲅鱼上岸的鱼贩,早已开着冷藏车、小货车赶到码头,守在岸边。随着一声呼喊:“上鱼喽!”船员打开船舱,一箱箱新鲜的大鲅鱼被运送上岸。

“还得是本地鲅鱼,和外地的、冷冻的鲅鱼就是不一样!”沙子口佳得乐农贸市场商贩段晓顺说,“‘梧桐花开,谷雨到来’,说的就是本地鲅鱼上岸的时间。”段晓顺和众人一起挑鱼、称重,把选好的鲅鱼装箱、搬上货车,便立即开车赶往市场,等待鲅鱼上市“开门红”。

凌晨5时多,近万斤鲅鱼已被抢购一空。“船老大”李云宝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艘船8日出海,由于大风天气,船提前回来,捕了一万多斤鲅鱼,收获跟往年差不多。等过几天,出一趟船能捕两三万斤。”他说。

从当天起,李云宝的女儿李玺也将格外忙碌,除了现场卖鱼给商贩,她还帮老爸通过线上的方式,将新鲜的大鲅鱼卖向各地。“想买刚上岸鲅鱼的朋友,直接甩单子给我就行!同城、达达、顺丰都可以当天快递到家。”“所有鲅鱼都是我自己精心挑的,自己发快递。”这几天,李玺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以及微信群为自家鲅鱼“打广告”。

李玺向记者展示微信好友发来的数十条“线上订单”。按照流程,李玺接到预订,便会在鲅鱼上岸时用视频直播为买家拍摄挑选鲅鱼、给鲅鱼称重以及打包的过程,以保证鲅鱼货真价实。

讲述

“西施牌鲅鱼”受青睐

“这是我们家今年捕捞上来的第一船正宗沙子口鲅鱼,终于开始收获了,大约有两千斤。现在捕捞海区的水温是8.9℃,等过几天到了12℃以上,产量就大幅上来了。”记者在沙子口中心渔港码头见到西施牌鲅鱼负责人董子艺时,她正穿着喜庆的红色工装,裹着绿色头巾,在码头和渔民打招呼。

“新鲜上岸的本地大鲅鱼不打弯,看看咱这质量,弹性相当好。鱼鳃鲜红,背部是蓝黑色,有明显的蓝色斑点,肚皮是珍珠白色,身体中间这条长线发蓝绿光,在阳光照耀下更明显了。今天这些鲅鱼里,最重的一条21.6斤,我用两只手拎都很吃力,太滑溜了。”董子艺告诉记者,自家一共五条渔船,三艘大网船出海作业,两艘停靠在岸边的运输船用于中途运输接货和收购。这趟捕捞,三艘大网船从4月8日出海,随船携带了2700多个大网和几千个小网。

一斤本地头茬大鲅鱼的价格在35元左右,闻讯赶来的商贩认准了董子艺家鲅鱼的品质,不到一小时就把全部鲅鱼买光。最重的那条鲅鱼,也被老客户装车运走。

“最近本地鲅鱼产量少,特别抢手,都是按桶卖。每年谷雨时节都是我记忆里畅吃鲅鱼的好时候,全家人最爱吃的就是我妈包的鲅鱼水饺,味道好极了。”董子艺笑着介绍,作为土生土长的沙子口人,她的姥爷、父亲和哥哥都是靠海而生,她从2016年开始参与销售鲅鱼,渐渐有了“鲅鱼西施”的美誉。今年3月,“西施牌鲅鱼”商标成功注册,更让董子艺坐实了“鲅鱼西施”的名号,线上线下格外吸睛。

节会

声名远扬销往全国

记者从崂山区水产商会了解到,每年深秋进入鲅鱼的越冬期,2月份鲅鱼会陆续离开越冬场洄游。通常在4月上旬陆续上市,女婿们便忙不迭地到市场采买鲅鱼孝敬老丈人。目前海水温度较低,鲅鱼的捕捞量并不大。随着气温逐步回暖和渔汛的来临,4月中旬以后,鲅鱼的捕捞量会逐渐增加。往年4月份,崂山本地鲅鱼大约能收获40万斤。每年随着渔汛的来临,沙子口中心渔港就会呈现出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每天约有数十吨新鲜鲅鱼从这里销往市场。

市民说的“本地鲅鱼”,是指洄游到青岛附近海域的鲅鱼,而洄游到黄海南部和长江入海口以南舟山渔场附近的鲅鱼则被称为“南方鲅鱼”。所谓的本地鲅鱼并不是生长在青岛,它们与南方鲅鱼“出身”相同。只不过,这些鲅鱼经过长时间洄游,回到青岛近海时并受海域营养物质、盐度、温度等影响,变成了口感与外形都有所不同的“本地鲅鱼”,味道更鲜美。一般来讲,南方鲅鱼上市较早,本地鲅鱼上市晚两个星期左右。

一条大鲅鱼如何游出“山海经”?沙子口鲅鱼节的举办,早已不只是促进鲅鱼销售,而是发挥“乡村文化+传统节庆活动”的作用,辐射带动沙子口全方位经济的发展。2023年鲅鱼节上,登场的鲅鱼王重18.6斤,被当地一家酒店以6000元拍下,包成鲅鱼水饺,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尝鲜。沙子口鲅鱼成了传承孝道的载体和联系亲情的纽带。

崂山区自2005年起已成功举办二十届沙子口鲅鱼节。2021年,“崂山鲅鱼礼俗”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全省首个兼具海洋文明特质与孝亲文化内涵的民俗类非遗项目。如今,这一承载着乡愁记忆的节庆实现了从渔家习俗到文化IP的跨越式发展,其品牌效应也日益凸显,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沙子口本地鲅鱼早已名声在外。根据此前发布的数据:沙子口鲅鱼被送往全国20多个省市300多个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市民最为喜爱。如今,“沙子口鲅鱼”已正式注册商标,沙子口鲅鱼作为特产,在上市前会被统一包装,鲅鱼上贴统一商标。

产业

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鱼为媒,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本届鲅鱼节期间,沙子口街道重磅推出三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让市民和游客来到美丽的沙子口,观山海,品文化,感受“好山好海好地方”的独特魅力。

踏上山海文博之旅,参观爱设计文创产业园浮山窑博物馆,打卡“沙子口是个好地方”地标石,漫步沙子口广场,走进崂山书院、崂山民俗文化村、崂山文化展示中心,了解崂山历史、数智非遗,到流清河沙滩挖沙赶海,品尝崂山特色美食,入住特色民宿。

踏上田园康养之旅,参观华东百利酒庄,品鉴葡萄酒,赏九水沟樱花,享受漫时光,体验大石乡村书屋窑烤面包,走进西九水古毯博物馆、大石乡村美术馆。

踏上海誓山盟之旅,在登瀛梨雪公园与爱人携手共赴春天的盛会,在艾莎崂山湾摄影基地拍摄爱情大片,体验流清湾海边露营,入住梦幻城堡天鹅堡,在巨峰许下海誓山盟。

拥山抱海,物阜民丰,沙子口凭借优越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成为崂山海岸线上一颗亮丽的明珠。沙子口街道以鲅鱼节为切入点,以节庆活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近年来,崂山水产商会推出春鲅鱼、金钩海米等地域特产;马鞍子村联合区文联推出崂山十二景文创丝巾、纸扇、杯泡茶及《绿水青山》百米画卷,展现崂山独特的地域文化气质;一并推出的“沙子口良品”还有华东葡萄酒、崂特啤酒、万里江茶、北崂茶等特色产品。

共富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沙子口街道依托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山海特色,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打响“鲅鱼孝道文化”品牌,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打造滨海旅游小镇提供强大动力。

沙子口街道以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重点,打造乡村共富样板。民宿集群形成亲子体验、温泉康养、团建培训等特色民宿,东麦窑、西麦窑、流清河获评景区化村庄。通过实施“数商兴农”行动,打造“沙子口良品”网上市集,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挖掘“登瀛”文化资源,导入场景式、沉浸式文旅模式,做好“登瀛梨雪”文化价值提炼和品牌化运作。积极培树“乡村之星”,聘请乡村运营CEO,实施“雁归工程”等人才返乡创业行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张译心 栾丕炜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