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守海查看球蟒等爬宠养殖情况。
说起宠物,当下的年轻人会有聊不完的话题,从猫狗到小鸟、仓鼠,各式各样的萌物以独特的魅力促进宠物经济迅速升温。在青岛,一场以“萌宠”为引擎的乡村振兴新实践正在悄然展开。从爬行类宠物的规模化繁育到冻干宠物食品产业园的崛起,从“撸猪经济”的跨界突围到宠物饲料产业的标准化升级,青岛正以多元创新的姿态,将宠物经济打造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2024年,青岛市宠物食品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出口额达20亿元,带动超万人就业。这股充满活力的“萌力量”,不仅改写了传统养殖业的格局,更在产业融合中催生出令人瞩目的发展加速度。
从“冷门”到“顶流”
探寻爬宠产业密码
要说当下前景最广阔的宠物,莫过于各种爬宠,宠物蛇、蜥蜴、守宫,在玩家眼里它们是忍不住“买买买”的小可爱。爬宠饲养环境、方式不难,但要喂食专属食物,在即墨,有这么一家企业,把小白鼠、蟋蟀、黄粉虫等看似“冷门”的爬宠饲料,打造成年出口额超1300万美元的“黄金产业”,它就是青岛大任富城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任富城”)。
走进大任富城的层架式饲养车间,明亮整洁的层架,几乎没有异味的无尘环境,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养殖的刻板印象。“我们对研发很看重,每年要投入销售额的10%在研发上。”负责人任守海深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为此,企业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合作白鼠高产能养殖技术,使单胎产量达到18至20只,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进入包装室,这里更是配备了流水线自动化设备,称重和包装的机器上,一个个冷冻白鼠作为饲料,被依次包装好,再由工作人员分装。“我们创新性开发了冻干、罐头、肉肠等多种宠物食品,解决了爬宠饲喂中的痛点。”任守海说,例如针对女性消费者害怕成型白鼠的问题,他研制出保留原味的“白鼠肉肠”,既方便投喂,又满足了宠物的营养需求。作为中国最大的爬行类宠物繁育与食品供应商,大任富城预计2025年小白鼠供应量2300万只、大白鼠供应量150万只,在全球异宠市场树起“青岛旗帜”。
创新产业模式
共筑致富桥梁
“从创业以来,我感到最自豪和开心的就是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致富。”任守海表示,2010年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带动了即墨、平度、莱西等地1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技术、饲料和种源,并统一回收产品,每户年均收入超过30万元。村里的很多村民都加入了白鼠养殖行列,有的家庭因此买上了两套房子。
随着国内宠物市场的爆发,任守海将目光转向内需。2023年,他注意到国内爬宠门店数量激增,便迅速布局,使内销额从之前的五六百万元增长至近2000万元。他分析,政策放开和年轻一代的个性化需求是主要驱动力,“95后、00后更追求与众不同,他们愿意为一条蛇或一只蜥蜴买单。”目前,任守海除了盯紧国内市场,还在日本和马来西亚设立分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拓展宠物事业发展。
从饲料到“异宠生态圈”
多元“萌势力”迸发
不仅如此,大任富城通过自建爬宠繁育基地,形成“活体饲料—宠物繁育—出口贸易”的多元化链条,2012年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了青岛大任爬行类动物繁育科技研究所,重点进行球蟒、玉米蛇、猪鼻蛇、蜥蜴、守宫、苏卡达和红腿陆龟等爬行类宠物的驯养与繁育,其中球蟒和玩具蛇的繁育技术和能力国内领先,目前也是国内最知名的另类宠物繁育商和有资质的爬行宠物出口商。
如果说大任富城是工业级的“萌宠引擎”,以标准化生产链驱动乡村振兴,那么西海岸新区毛家山村的郭鑫,则以“撸猪小院”书写着另一种可能——将童年记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萌力单元”。
27岁的郭鑫在西海岸经营着一家特色的“撸猪小院”。这座占地300平方米的农家院里,有12头小香猪可以与游客亲密互动,日均接待量超百人,年营收突破50万元。这个将童年梦想照进现实的创业故事,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郭鑫的创业初心源于哈尔滨老宅里的粉色家猪。“它会跟着我晒太阳,允许我抚摸。”2020年,在青岛经营美甲店的她尝试饲养香猪,意外发现顾客对萌宠小猪的喜爱远超预期。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她将美甲店升级为室内撸猪馆,开启“跨界创业”。
为消除村民对养猪的抵触,郭鑫投资15万元改造院落:铺设防臭地砖、安装新风系统、分区设置活动区与休息区。通过“线上学习+线下拜师”,她掌握了疾病防治、饲料配比等专业技术,甚至能独立完成接生和疫苗接种。目前香猪存活率达100%,体型控制在20—30公斤,既保持萌态又符合动物福利标准。在村委支持下,小院与周边民宿、采摘园形成产业联动,带动村集体增收12万元。这个将爱好转化为产业的“新农人”,用青春活力诠释了当传统养殖业邂逅现代消费,乡村振兴就能绽放新可能。
“青岛方案”新赛道
宠物饲料产业升级
当下,我国宠物经济崛起,作为核心的宠物饲料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已近2000亿元。在此背景下,青岛宠物饲料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024年,我市注册宠物食品加工企业约200余家,行业产值约50亿元,同比增25%,居全省前列。其中近30家企业获生产许可证,产量15.2吨,产值5.2亿元。产品多样,大部分企业以出口为主,创汇20亿元。行业提供超万个岗位,超半数岗位月薪6000-15000元。康大、欧乐等规模化企业,有4家年收入超亿元。西海岸新区是宠物零食主集聚区,有企业100余家,2024年产值25亿元,出口值占80%。平度经济开发区聚集40多家相关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行业管理上,青岛多措并举。强化法规培训,对企业开展法规培训,增强质量责任意识,面向经营者和消费者宣传,提升行业自律。同时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针对投诉问题引导规范经营。建立网格监管,针对企业问题加强指导,督促建章立制。未来,我市将抓机遇,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研发,打造特色产业。同时推进部门协作,规范经营、常态执法,保障市场稳定,推动宠物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出独具特色的产业升级“青岛方案”。
当小香猪在田园嬉戏,冻干粮在智能车间封装,爬宠饲料通过跨境电商走向世界,青岛的乡村振兴故事因“萌力量”而格外生动。这里有科技与乡土的碰撞,有传统与创新的交融,更有一群“新农人”用热爱与智慧,将“宠物经济”的毛细血管深入乡村肌理,为乡村振兴织就别样画卷。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高静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