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海在酿酒车间查看。

李氏黄酒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光海在查看白酒。

李光海酿的白菜酒。
白菜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便宜、四时有售,故有“菜中之王”的美誉。然而在白菜大量上市的季节,由于市场饱和,不少种植户销售遇到困难。
在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十五里夼新村,49岁的李氏黄酒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光海,看到乡亲们辛辛苦苦种植的白菜滞销,便萌生出将白菜酿酒的想法,解决菜农白菜滞销难题。两年间,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终于将一款名为“十五里香”的白菜酒研发成功,一上市便收获了不错的口碑。白菜酒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拓宽了白菜深加工之路,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坚守
匠心传承非遗酿酒技艺
记者走进胶州板桥宴咸孚坊酒业的酿造车间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文化墙上挂着酒文化的起源和企业文化,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在热气腾腾的酿酒现场,酒厂负责人李光海不时督促工人加快工作进度。
李光海是李氏黄酒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随师傅学习并从事酿酒技艺二十余年,挖掘的古法酿酒技艺,提高了酒的质量并保留了材料最原始的味道,制作出的酒香气幽雅,酒味醇厚,柔和绵长。“我们酒厂专注于生产健康养生酒,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用优质的纯粮和中药材酿造养生酒,引领健康饮酒的新趋势。”李光海说,2023年,李氏黄酒制作技艺列入胶州市级非遗。
创新
研发白菜酒为菜农解忧
李光海出生在农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白菜对村民的重要性。然而,多年来,由于市场波动和种植过剩,优质白菜被迫烂在地里,农民们的收入也大受影响。他一直想通过创新和努力,让家乡的白菜走出滞销的困境,将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白菜酒的主要原料是本地白菜、高粱、大米和豌豆,在酿造过程中,先给白菜杀菌,将主要原料进行蒸煮,将白菜掺入搅拌均匀后加入酒曲,放入窖池里发酵。发酵35天左右后,进行蒸馏出酒。第一年调试的浓香型白菜酒,把大白菜味道盖住了,口感一般。现在调试出清香型的白菜酒,酒精度数在51度,口感喝着很舒服,体现出了白菜的绵柔。
白菜酒中保留了白菜中富含的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又通过多种工艺去除了白菜中的“菜水味”,口感得到了众多饮酒爱好者的认可,目前该款白菜酒已经具备销售资质,但尚未大面积推广,酒厂依旧在广纳众意不断完善口感。
胶州大白菜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后传到朝鲜、日本,被称作“唐菜”。对胶州大白菜悠久历史,史籍多有记载,文人多有吟颂。《辞海》“胶县”条,称“胶州产大白菜著名,谓之胶白”。胶州大白菜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等20多项殊荣,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是青岛首个获此殊荣的种植业品牌,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大白菜品牌。研发白菜酒,可以增加胶州大白菜的附加值,借助胶州大白菜的名气和口碑,将白菜酒推向全国。
欣慰
古法新酿收获各界好评
“为了酿造白菜酒,我和同事们多次试验,白菜浪费了十多吨,用了一年多时间才研发成功。”李光海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白菜酒的品质,他和团队在酿酒工艺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不断调整配方和工艺,使得白菜酒的口感得到了众多饮酒爱好者的认可。
“胶州大白菜富含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U具有解毒功效。”李光海表示,“在古法固态酿酒的过程中,这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都可以被保留下来。将白菜酒斟满8分杯,举起酒杯,会看到酒液的透明度良好,无悬浮物、无沉淀物。”
目前,白菜酒已经具备了销售资质,但李光海并没有急于推广。他深知,一个新产品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经过反复的打磨和改进。为此,他广泛听取消费者和专家的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白菜酒的口感和品质。
计划
开发新品赋能乡村振兴
“如果我们的酒能在市场推广中成功,就能解决周围菜农白菜销路问题,我最在乎的其实是这一点。”李光海的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白菜酒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条连接村民致富的纽带。他深知,酒的销路一旦打开,那么建冷库、囤白菜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全村的白菜再也不会出现“烂地里”的窘境。
“现代酿酒发酵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节省了原料,但是所含的成分并不一样,传统的酿造技术主要是保留了材料最原始的味道,两者各有所长。”李光海说,古法酿酒技术为现代酿酒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帮助,即使有一天它成为历史,退出了酿酒的舞台,它在酿酒师的心中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目前,酒厂生产的酒分为白酒、黄酒和果酒三大类30多款酒,其中,清香型的白酒有白菜酒、薏米酒;浓香型的白酒主要是适合中老年的养生酒、胶东老烧、青龙潜、盛世乾景等;黄酒有薏米黄酒,果酒有桑葚、蓝莓酒、黄桃酒、秋月梨酒和胶东老酒等。
“下一步,我打算走订制路线,研发更多品种的果酒,针对于集中上市、不利于保存的水果及农产品代酿,如地瓜酒、土豆酒和艾心酒等,为种植基地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李光海信心满满地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马丙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