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家刘耀辉新作《秋月高高照长城》发表于《十月少年文学》2024年7期(长篇专号)。
■冯强
抗战题材的小说我们已经有很多,集中于少年抗战和文化抗战的却并不多,其实这两个领域理应得到书写。少年不同于成年,他们尚未具备强壮的体格,不能与敌人面对面肉搏,但是文化却可以帮助一个中国少年树立起抗战的勇气。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就开始召唤一个“少年中国”,摆脱“老大帝国”的朽腐之气,从而通过新民来新国。抗战把这个历史任务大大提前了。
胡秋原在《中国英雄传》自序曰:“中国之大,都是先民缔造。江山虽好,全靠英雄扶持。”少年参战,那是少年英雄。刘耀辉《秋月高高照长城》写三个少年英雄的成长。相差九岁的沈啸河、沈唤河兄弟,因母亲从田鼠洞里挖了一些大米被日本伪军当成“大米犯”处死成为孤儿,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复仇行动(期间又收留沈听河)。把家仇国恨结合到一起来写,是常见的故事原型,《秋月高高照长城》的好处在于从文化的视线切入这个原型故事,从而引领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抗战氛围。
所谓文化抗战,包含了几个层面。首先是文化人抗战。比如小说开头介绍呼兰县立高级小学十一位教师中的四位已经加入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侵略者,后来罗先生也离开呼兰县到哈尔滨、北京,扮成喇嘛重回东北参加抗战。其次是母语的保存和传承。民国时期“九叶派”诗人郑敏说,“爱自己的民族就必须爱自己的母语。异族的入侵和征服,往往在军事占领之外,第一个要做的事就是摧毁被征服者的母语,代之以征服者语言。”即便罗先生留在呼兰县教授日语,也饱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之激情,立秋日他借口秋游带三十多个小学生来到田野,“野气袅袅风细细。一只白鹳悠然飞过林梢,看到了极为动人的一幕:一位着长袍的先生半蹲着,用一根树枝在地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字”。这次他教的是汉语,“秋月高高照长城”,汉奸来监视时他还要叮嘱学生“先把你们跟前的字擦掉吧”。罗先生担心他留下来,学生会对他另眼相看,但他的工作类似于播撒母语的种子,其意义亦是长久。日后一个雪夜沈啸河带唤河“偷渡”长城往关内,啸河就问唤河能不能想起国语课本上的一句诗,唤河印象深刻:“这月亮好高啊……我想起来了!‘秋月高高照长城’,罗先生教过的。”
保存母语固然是重中之重的历史任务,更艰难的则是传承创新母语。《秋月高高照长城》这个任务落在了萧红萧军身上。“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生死场》中这句话被唤河读给听河听,金枝的故事,成业的故事,为给哥哥报仇当了胡子的王婆女儿的故事打动着他们的内心,罗先生说,“这本《生死场》最近可火了,咱们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人,几乎人人都在读呢!”作为母语的传承创新,《生死场》在默默完成抗战救国的神圣使命。
通俗文化中抵抗性、力量性的一面也被《秋月高高照长城》充分激发出来。雪夜中兄妹三人“偷渡”长城时唤河冻得受不了,嚷道:“这天儿咋这么冷!还让不让人活了?”啸河就提醒唤河想想评书《三国演义》刘备二顾茅庐之时对张飞说的话,“嗨,我知道,那天也是这么个大雪天,刘备是这么跟张飞说的:兄弟啊,你要是嫌冷就回去吧!张飞回答了八个字:死且不怕,岂怕冷乎?”啸河顺势将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投射到三人身上,让唤河扮了张飞,听河扮关公,这种代入彷佛神灵附体,把一个艰难的危机时刻转化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新生。兄妹俩逃亡到青岛,大学生也以岳飞儿子小英雄岳云12岁上战场杀敌鼓励13岁的唤河,听河紧接着唱起《岳云锤震金蝉子》“双拳本是擎天手,一怒冲开万重关!”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文化总体上偏向阴柔的意境之美,缺乏“力”、壮美与崇高,鲁迅《摩罗诗力说》意在揭示并纠正此不足,顾随进一步点明中国古典文化过于感伤,他以“无可奈何”下一断语。《三国演义》以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开篇,深层原因在此。《红楼梦》“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但这只是一个基调,并不是全体。传统并非死的遗物,它的驳杂依靠其传人选择性地再创造,鲁迅从民间文化中选择女吊来纠正此一偏颇是一例。《秋月高高照长城》也做了很多类似的选择,比如唤河到沂蒙山继续抗日,遇到许文彬,后者拿出一种叫“关公脸”的沂蒙山柿子,并提醒他离开青岛时尝到的崂山杏是“观音脸”,“咱这马上就要跟日本鬼子干仗了,观音脸可不行,那必须得是关公脸才行!”又比如哭倒齐长城的孟姜女,也被写进了《秋月高高照长城》。巨各庄镇筹措去北平的路费时,听河在街头唱了六个小时,唤河叹道,“哎,过瘾吧,你怎么会唱那么多戏啊?又是高高山上一棵松,又是高高山上一座庙堂。”他自然想到那一句“秋月高高照长城”,“觉得这个‘高高’太好了,用在哪里都能让人心里生出一种壮美。”
这些年刘耀辉开始写中国的少年英雄,除去《秋月高高照长城》,还有《刺客少年行》《少年王阳明》等,他为我们的民族灌注了少年英雄气。中国多少伟业都是我们的少年英雄完成的啊!“老大帝国”是绝路,也只有在一种壮美的、可以摧枯拉朽的少年英雄气之中,中国的未来才是可期的。
(冯强,青岛大学特聘副教授,青岛首批签约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