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久(右)见到刘丽青很激动。
刘丽青(左)48年前给杨树久写过的一封信被保存至今。
刘丽青代写的信。
刘丽青为王淑兰代写的家书。
杨树久与家人和刘丽青的合影。
韩凤芹(左)特意回到青岛找到刘丽青表达感谢。
地震前,王淑兰和孩子的合影。
“很想见你,非常想见你……”“只要到我们这,我们都是她的守护神。”5月10日上午,唐山大地震伤员王淑兰的丈夫杨树久,带着妻子生前最大的心愿,终于赶赴青岛见到了救命恩人——青岛市中心医院原妇产科护士刘丽青(已退休)。提起48年前唐山大地震后,青岛市中心医院(原青岛纺织医院)收治地震重伤员王淑兰的经过,83岁的杨树久忍不住地流泪,如果没有当年刘丽青代写的一封信,分隔三地的一家6口不知要经历多少波折才能重聚……
自驾来青圆了48年的心愿
48年前,一场地震席卷唐山,生离死别在这片废墟上被迫上演。这些年来,寻找的脚步从未停止,只为盼望着重逢、相见、感恩……
10日上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杨树久终于见到了妻子王淑兰的救命恩人刘丽青。“去年6月,我老伴去世了。她生前一直惦记着要来青岛当面感谢刘老师,我们老两口之前就商量过,但是她多年卧床,我得照顾她,现在有空了,我得来谢谢你。”杨树久握着刘丽青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时隔48年,当年救治王淑兰的22岁护士刘丽青也已经70岁,有些救治的细节已模糊,但她还是一口说出:“地震那年,你是不是在宁夏工作?”杨树久激动地说:“没错,老伴在青岛治疗,我在宁夏当兵,4个儿子还在唐山老家……”
提起一幕幕往事,杨树久和刘丽青对着细节,一旁的亲人早已红了眼眶,哽咽不已。此次陪伴杨树久赶赴青岛的是二儿子杨志祥和妻子、外甥女刘丽娜。“我的舅妈生前经常提起青岛,地震是天灾,但地震后来青岛治疗的经历让全家人难忘。”刘丽娜告诉记者,5月9日早上7时,一行4人自驾从唐山出发,下午2时许抵达青岛市中心医院附近,停下车便来到医院寻人。十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很快找到了已退休护士刘丽青,相约第二天见面。
一封手写信盼来家人重逢
“我还记得,当时伤员从唐山送到我们医院时,有的没有穿鞋子,有的穿着单薄的衣服,身上还有泥,可以说是个‘泥人’,我负责照顾6名患者。”刘丽青一点点回忆着,当杨树久拿出一个泛黄的信封和一张铅笔手写信时,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轻轻抚摸当年写下的字迹。
信中写道:“树久你好,我于8月7号从唐山到青岛市,现住在青岛纺织医院外科病房211房间,来院后医生护士们及时给我治疗,对我的照顾也很好,吃饭一天三顿白面、菜,还有西瓜、苹果、鸡蛋等,总之在这里一切都好,请放心勿念。”信中不忘嘱托杨树久,4个孩子仍在唐山郊区的塔头村,收到信后赶快回唐山把孩子们接到宁夏,一定要照顾、教育好孩子。
作为这封家信的执笔人,刘丽青说,当时6名唐山患者病情重,由于远离家乡,与留在当地的亲人处于失联的状况,导致他们的情绪很低落,甚至会偷偷地掉眼泪。时年36岁的王淑兰总念叨4个孩子,一场地震让他们一家六口分隔在唐山、青岛、银川三地。于是,刘丽青提出为他们代写信,联系唐山以外的亲人。“我只想快点联系上他们的家属,所以拿着纸和铅笔就写,一共寄出了6封信,其中两封有了回音,最早赶来的就是杨树久。”刘丽青说。
当年,杨树久在宁夏银川当兵。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他是通过广播得知了消息,顿时心都慌了,一直牵挂着远在唐山的母子5人。在收到家书前的一个月,杨树久和妻子、孩子都处于失联的状态。这封来自青岛的信是一家人得以团聚的重要线索,杨树久拿着信在8月底回到唐山,4个孩子在地震中被邻居救起,当时由亲戚帮忙照顾。9月初他便马不停蹄赶到青岛,在地震发生一个多月后见到了妻子。
家书中,王淑兰让刘丽青着重写孩子,自己因为地震导致的盆骨粉碎性骨折只字未提。实际上,地震发生时,她抱起年仅两岁的小儿子往外冲,没走两三步便被房梁砸中,幸亏身旁有一个大水缸“拦”住了房梁,留下了生还的一线生机。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王淑兰忍受着骨折带来的阵阵刺痛,硬是靠双腿紧紧夹着小儿子,拼死保护着他直到天亮。幸运的是,母子俩被救出后,小儿子一切安好,她却因严重骨折动弹不得,后乘坐飞机来到青岛救治。
念念不忘青岛人带来的温暖
“老伴一直告诉我们,青岛这座城市对待唐山大地震的伤员特别好,可以说是举全市之力在救治他们。”杨树久还记得,来到病房时才得知,妻子和同行的老乡大部分是骨折伤,根本无法动弹,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护士们就像是家人一般,帮忙清洗面部、清创伤口,负责清理大小便,从来没有怨言。“老伴刚来的时候像个‘泥人’,等我见到她时,已经干干净净的,身体也好了很多,我这才知道青岛的医生和护士背后付出了很多。”杨树久还记得,妻子一直感慨,许多青岛本地市民吃不上的食物、水果都优先供给地震伤员,这让他们非常感动。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王淑兰的病情逐渐好转。杨志祥还记得母亲回到唐山后,总是提起青岛有多温暖,“伤员康复后可以到码头免费参观军舰,唐山大地震的伤员在青岛乘坐公交车都是免费的。”这些年,王淑兰多次想找个时间回青岛,当面向救命恩人表达谢意。若非晚年病痛缠身,如今这场久别重逢肯定会有她的身影。
■特写
当年曾代写六封家书 一名伤员长大后成为护士
“鱼儿盼清水,我盼信儿早送回。”这是刘丽青在帮王淑兰代写家书时,在信纸背面写的话。1976年,刘丽青22岁,从事护理工作还不到5年。为了照顾好6名从唐山来的伤员,她在病房里都是一路小跑干活。照顾起居之余,她还十分关心伤员们的心理状态,也深知他们远在青岛,老家的亲人一定十分惦念,于是帮忙代写了6封家书,由于唐山地震后书信往来困难,最终只有两封家书有回音。即便如此,她的悉心照顾,给伤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位伤员韩凤芹执意寻找“刘姐”,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时通过给青岛市中心医院打电话,辗转联系上了刘丽青。“最开始电话联系,后来加上了微信,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平时都会联系,和亲姐妹一样。”刘丽青说。
随后,记者拨通了韩凤芹电话,63岁的她已从唐山市丰南区人民医院骨科护士岗退休。“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唐山地震发生时被大衣柜砸中,玻璃划伤了我的脸和腿,胳膊也错位了,因为伤势严重被送到了青岛救治。”当时年仅16岁的韩凤芹是病房里最小的患者,刘丽青作为大姐姐,给了她家人一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还帮忙代写了家书。
“至今我们都没收到家书,但是两个月后我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唐山,父母才知道我一切安好,真的是死里逃生,我非常感谢青岛。”可能是命运的巧合安排,地震后唐山当地医院大量招聘工作人员,服从分配的韩凤芹成为了唐山市丰南区人民医院的护士。在青岛的救治经历,让她更能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太了解生病时那种孤独、绝望的感受,也明白护士的照顾与安抚对患者的意义。”和刘丽青一样,韩凤芹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一名患者,有些患者已相处成为多年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回忆
收治伤员我们全力以赴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发生后,当时的青岛纺织医院便接到通知,医护人员进入紧急待命状态。原医院妇产科主任田志英回忆,仅仅两三天时间,医院便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医疗队赶赴唐山,其中参与抢救煤矿被埋人员7人,他们是在地震发生14天后被救出,经抢救无一人死亡,创造了生命奇迹。从8月开始,在政府安排下,唐山大地震伤员乘坐飞机抵达青岛,后经120救护车送往各医院。
原医院外科护士黄祖娟、乔绪花回忆,救治地震伤员时,外科与妇产科所在的2号楼总是灯火通明,医生和护士们彻夜不眠。“当时通讯受限,我们在手术室24小时待命,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飞机,伤员什么时候到医院。”田志英说。由于伤员多为骨折,需要精心护理,吃饭、穿衣、洗脸、大小便皆需他人照料,为此,许多护士连续加班近半个月没有回家。“晚上感觉累了,就到值班室休息一会儿。”黄祖娟回忆,医护人员和院方倾尽全力,为伤员购买鞋袜、衣物等生活用品,政府也是调配物资供应伤员,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有一次,医院突然收到地震预警讯息,危急关头,护士们不顾自身安危,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迅速将伤员搬离病房,确保所有伤员安全撤离后才顾得上去处理其他事务。“当时一看,伤员全在外面了,我们的心才放了下来。”田志英说。
■数据
青岛收治唐山地震伤员2207人
根据《青岛年鉴》1976年的记录:从8月4日午夜至13日凌晨,青岛市共接收了8专列、11架次飞机运来的震区伤员2207人。其中颅脑、脊椎、骨盆、四肢、胸部骨折伤员1330人,危重伤员860人,全部妥善安置在部队和地方的41家医院、疗养院和公社卫生院治疗。据悉,当年的青岛纺织医院收治了170多名唐山大地震伤者,为收治数量最多的医院。当时医院特意组建3个队伍,一个外出救援医疗队,一个运输保障队,一个院内救治队。
为加强抢救工作,市卫生局成立以李青迪为组长的8人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巡回指导。伤员中除8人年老伤重、合并感染肺心症、破伤风,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脱离危险,转危为安。8月27日,第一批痊愈伤员227人返回故乡。到11月10日,只剩下272人,部分伤员转入疗养院康复。1977年后全部康复返回唐山。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实习生 丁俊竹
摄影 栾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