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守护长者记忆 让爸妈“老有颐养”

市政协委员关注“银发族”生活品质 开辟绿色通道给予更多关爱
青岛晚报 2024年01月31日 于波 王小帅

徐岩

李德学

徐文华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近年来,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等热点话题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在今年青岛两会上,如何让老爸老妈“老有颐养”,成为了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分别从就医、助餐、居家养老等方面建言献策,旨在做好养老文章,让“银发族”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市政协常委、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青岛大学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岩

  全流程为老年人看病“解堵”

  在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亿,这部分人就医往往存在各种不便,大多数需要有人陪伴。如何让老年人看病就医变得“丝滑”起来?今年,市政协常委、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兼青岛大学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岩聚焦老年人就医难题,带来了“关于构建老年人就医全流程绿色通道”的提案。随着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医疗走入生活,年轻人点点手机屏幕就可以完成预约挂号、结算、检查结果查看等,但在老年人看来,操作并非易事。除了数字鸿沟,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来大医院看病有时会力不从心,需要有家人的陪伴。基于此,医疗机构需要打造更为便捷的全流程服务,逐步解决老年人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徐岩建议,医院要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涵盖医前、医中、医后全流程,做到老年人就医“不会操作有人教、没有手机有人帮、行动不便有人助、就医不畅有人陪”。具体的举措包括成立“老年服务站”,提供对接老年人专项服务;开设24小时“敬老专线”,通过“一对一”专业指导提供院前在线咨询与预约诊疗服务;推行“一站式”包括设立“助老窗口”等提供院中就诊优先便利服务;根据医院情况成立特色免费陪诊志愿服务队,实现老年人看病就医全过程陪同,同时有效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切实满足老年人就医引导、自助机使用、取药、自助入院及陪诊陪检等全流程服务需求。日前,青大附院96166热线已升级开通“敬老专线”,老年患者拨打热线接通后,会有语音提示继续拨1即进入“敬老专线”,可提供陪诊预约、就医咨询服务、协助老人预约挂号、相关问题的协调记录等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敬老专线”已与陪诊服务等无缝衔接。对于有需要的老年患者,可告知96166热线工作人员,来院后需要什么服务和设施,届时会有志愿者在医院接应,为老人就医提供便利。

  徐岩还提出,建立社区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就近的社区居民可力所能及地参与医院助医志愿服务,从而更好助力老年人就医,也有助于形成更加融洽的医患关系。此外,徐岩还建议,驻青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可以常规开展老年助医服务,前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已与青岛大学思政学院进行了初步尝试。

  市政协委员、青岛即墨翰林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德学

  “长者食堂”让老人按时吃饭

  老人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市政协委员关注的民生大事。市政协委员、青岛即墨翰林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德学带来的提案是,加大“长者食堂”推广力度。长者食堂能让众多老人三餐按时吃饭,食堂餐食丰富营养,符合老人口味。长者食堂可为老人提供放心的三餐,不仅能够帮助老人解决吃饭问题,还能减少家庭开支。长者食堂还可为老人提供社交平台,利用一起吃饭的时间,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晚年生活不再孤单。李德学建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设立长者食堂,由社区主导,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吃饭就餐需求,从而增强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今年两会期间创新推出“马上办”举措,让部分政协提案快速转化为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实事。

  1月29日,就“关于加大‘长者食堂’推广力度的提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与李德学委员一起来到市南区江苏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助老食堂,沟通老年人助餐服务的进展情况。据悉,今年以来,青岛市聚焦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通过建设施、给补贴、优管理、强服务四项举措,增加安全可靠、经济实惠、营养健康的助餐服务供给,打造形成“暖心暖胃、好吃不贵”的老年助餐服务金字招牌。

  目前,全市已有1224处老年助餐机构投入使用,初步形成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2024年,青岛市将继续把具备助餐功能的养老服务站建设列为市办实事任务,增加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功能布局,扩大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64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

  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再生医学与检验创新研究院院长徐文华

  社区变港湾 守护老年认知障碍者

  老年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和老年痴呆的一种中间状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认知障碍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和照护难度。此次,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再生医学与检验创新研究院院长徐文华带来的提案是,加快我市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共同温暖守护长者记忆。

  据了解,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在普筛中比例高达20%,如不给予足够重视和有效治疗,发展为老年痴呆的几率会较高。目前尚无认知障碍有效治疗药物,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为预防减缓认知障碍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6月14日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主要作用是为轻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及高危人群提供预防和干预保障。2020年,青岛市确定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大枣园社区为首个挂牌运行的“认知症友好社区”,每年建设10个左右此类社区,目前还不能有效满足群众需求,亟需全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步伐。徐文华提出,以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为平台,可以借助多方专业力量,在社区开展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和风险测评,加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从而打造认知障碍闭环式服务网络,一起温暖守护长者记忆。

  今年,上海宝山区庙行镇已积极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助力认知障碍长者及其家庭在社区内的宜居养老,提升长者的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庙行镇依托现有养老服务场所,在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宝宸怡景园居民区打造“妙记馨·忆趣家园”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忆站,站点内设3个特色化空间场所:科普宣传空间、认知障碍干预空间及家属支持空间,为认知障碍风险长者及家属提供触手可及的专业认知障碍服务。徐文华告诉记者,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其实是为老年认知障碍者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引导专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而为社区长者提供专业化帮助和干预,长远来看可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享受和谐的邻里生活。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王小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