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汤

青岛晚报 2024年01月06日 宋荣芳

  宋荣芳

  “要长寿,吃羊肉;要健康,喝羊汤。”从我记事起这句俚语就在我的家乡流传。

  家乡的地形以丘陵为主,山上长满青草,而且水源洁净,山羊都是放养的,所以羊肉肥而不腻,鲜美无比。

  我们一家人对羊肉汤都是情有独钟,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羊汤馆喝一碗心心念念的羊汤,满足一下味蕾的同时,也安慰一下离家而萌生的淡淡乡愁。

  经常去的那家羊汤馆紧靠路边,规模不大,满满当当地摆了十几张小桌。窗边一口大锅咕嘟咕嘟泛着热浪,羊汤的鲜美夹杂着饼香弥漫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在靠近里墙的位置有一张案几,上面摆着两大盆冒着热气的羊肉,排起长龙喝羊汤的人,都忍不住啧啧赞叹:刚出锅的羊肉就是香啊!

  在一张小桌上,烙好的大饼被切成长条堆放在一个笸箩筐里,那是喝羊汤的黄金搭档。洗好的香菜泛着柔嫩的青绿,腌制好的各种小咸菜一碟一碟地整齐摆放着。

  老板娘切着刚捞出的羊肉,不住地把切好的羊杂、羊肉放到秤上的盘里称重,抬头一看是我们,笑着打招呼:“又回来了?小家伙又长高了,要全羊还是羊肉?”质朴的乡音,一句简单的问候,让人听了心里热乎乎的。“三碗全羊汤,再要一个羊血炒韭菜,辣椒炒羊肚。”这也是每次必点的两道菜。

  依照自己的喜好加上一勺胡椒粉、一勺辣椒面、一勺韭花酱,再来几滴香醋,几朵香菜,用长把调羹搅动几下,一碗“奶油白”顿时被调得色味俱佳。迫不及待地吁着热气喝上一口,羊汤的鲜香浸润着味蕾,驱赶了风尘仆仆一路赶来的疲惫。把带着余温的锅饼慢慢撕碎,放入滚烫的羊汤中,此时,调料和羊汤已充分混合,再加上刚烙出的大饼的香气,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不时有几句浓浓的乡音飘来,心如同窗外枝头飘落的银杏叶,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一般踏实。

  在这里,生活回归了本真的烟火气,没有刻意寒暄,没有觥筹交错,大家都为了一碗羊汤而来,一碗羊汤将要喝尽感觉还不尽兴时,便冲里面喊一嗓子:“老板,再加点汤。”“好来!”一声简短痛快的回应之后,盛着热汤的一个长把铁舀子就来到了面前。

  吃饭吃的是氛围,吃的是心情。一个小小的羊肉汤馆,吃客却络绎不绝。在这里大口喝汤,大口吃肉,要的就是酣畅淋漓的一种感觉。尤其是到了三伏天,很多食客把肩膀上搭上一条羊肚毛巾,喝羊汤喝得尽兴时一边喝汤一边擦汗,成了羊汤馆一道最接地气的风景。

  家乡早先还有个习俗是,家里有定亲待嫁的闺女,每年入伏,还有中秋节,婆家都要送羊腿,把拴着红绳的羊腿成双成对地放到箢子里,蒙着红包袱送到女方家中。邻里邻居都会去看看未来姑爷的相貌,顺便评论一下谁家姑爷送的羊腿大,谁家送的羊腿小。从羊腿的大小来判定男方家的经济水平,办事是否敞亮。我们村里就有一家人因为八月十五忘了送羊腿而导致亲事散了。也有羊腿被原封不动退回去的情况,那是女孩家不同意这门亲事了,用羊腿来表达。在那艰苦的年代,两条羊腿都能决定一门亲事的成败,现在说起来就像笑话一样了。

  这些年行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有时思念家乡的味道时便会四处寻找,转来转去竟找不到一碗心仪的羊肉汤。有一次好友邀约去喝羊汤,正是饭点,不起眼的民房里几近坐满,刚找个角落坐下,“来全羊汤,还是羊肉汤?”老板娘忽然冒出的一句乡音瞬间拉近了距离。佩服老板娘的记性,竟一下子认出了朋友,朋友原来一直是这里的常客,只是这几年很少光顾这里了。“吃饭能吃得出名也是一种荣耀。”我调侃着。两碗羊肉汤,外配一个韭菜炒羊血,一个辣椒炒羊肚,看着这鲜亮的颜色就让人按捺不住。羊汤配大饼这是家乡人的标配,但是跨越千山万水在此落地生根的羊肉汤却配了一个长方形酥脆的烤饼,一咬就掉渣的那种。“老板,怎么不卖家乡那种大饼?”我问。“老家那种饼这里人都说硬,咬不动。”老板解释着。也许对于不钟情于羊肉汤的人来说,一碗羊肉汤怎样搭配主食都不影响口感和心情,但在喝羊肉汤长大的人看来,羊肉汤配米饭如同红酒配大蒜一样不可思议。

  那天中午的羊肉汤多放了很多胡椒粉和辣椒面,无论是羊汤还是两个炒菜都让挑剔的味蕾变得安静下来,和朋友喝得直冒汗,体验到了久违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