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玲正在展示土特产。马丙政 摄
脆甜的胶州大白菜、筋道的非遗大相家粉条、黄澄澄的柳沟小米……走进胶州市澳门路才玲农副产品商店,今年61岁的刘才玲正在货架上整理土特产。8年前,带着“把真正的绿色特产搬到城里”的想法,刘才玲选择在澳门路开了一家特产店,市民可以一站式购齐正宗的各地土特产。随着春节的临近,刘才玲土特产店的生意非常红火,这些饱含浓浓乡情的“家乡味道”,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各地。
发现新商机开店卖土特产
“二哥,今天客户又要100箱胶州大白菜,请尽快给我送到店里。”1月2日,记者来到才玲农副产品商店,店主刘才玲正在打电话定货。“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里人热衷追求一些生态绿色产品,越是土得掉渣的产品越钟情。”刘才玲告诉记者,她年轻时在织布厂、水产公司上过班,后来又从事多个行业。2016年,退休后的她偶然间发现,身边朋友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特别对原生态农产品情有独钟。有需求肯定就有市场,经过深思熟虑后,刘才玲便开了一家土特产店。
临近春节土特产“吃香”
“卖特产,也是卖文化。想要卖文化,首先自己得懂文化,除了品质要严格把关外,还要进行个性化包装,尽量挖掘其民间故事和传统工艺等文化内涵。”刘才玲说,她在代理销售汤腌鲅鱼、虾酱咸菜时,多次和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宋胜清交流,了解历史溯源和产品特点以及如何烹饪,在推销的时候增加成交的几率。
“春节前是土特产销售的旺季。”刘才玲说,对于土特产商店来说,正宗的地方特产是赢得顾客的基础。顾客购买土特产,要么自己消费要么馈赠亲朋。她在组织货源时,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因此,店里出售的每类特产都要尽量备有实惠装、礼盒装等不同的规格,便于顾客根据需要选购。
开微店玩直播帮乡亲增收
“随着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开始想着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刘才玲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里岔镇西洋河崖村,她经常回老家,问问村里哪家存的土特产没卖掉,她就拿来帮他们卖。一些季节性特产成熟的时候,她就去收购,尽量把价格抬高一点,让乡亲们多受益。对于乡亲们遇到难处,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洋河冷家坟村一老人体弱多病,她帮忙团购出2000多公斤萝卜和芋头;平度大泽山镇村民高先生妻子因病住院,她帮忙团购1000多箱葡萄……
“以后,我还会把更多的家乡农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帮助乡亲增收。”年过花甲之年的刘才玲信心满满地说,她现在开微店、拍拍产品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销售样样精通,她还成立青岛怡森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尝试直播带货,找当地网红主播帮忙,精选的土特产通过多个渠道销往各地。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马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