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凯旋。 栾丕炜 摄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员们激动拥抱。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收到锦旗。
1月3日上午11时许,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员顺利抵达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港东训练基地,圆满完成了赴甘肃赈灾救援任务,平安凯旋。
完成任务,平安返回青岛
“回来了,回来了!”1月3日上午,早早就在基地门口等待的队员们看到远处熟悉的救援车辆,激动地喊起来。“欢迎回家!”“好样的。”没有太多的仪式,车辆停下后,赴甘肃的队员与队友激动拥抱。基地的两条搜救犬看到队员们归来,也高兴地摇着尾巴。
“稍息,立正!”一声令下,队员们瞬间集合,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向队员们总结此次任务。“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平安抵达青岛。这次救灾,我们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所有的志愿者同仁,按照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总原则,完成了上级红十字会总会赋予我们的任务。”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次救灾,总结经验,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更好发挥我们的作用。”
18人团队,14天救援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按照国家应急管理部网上协调中心的调度和上级红十字会部署,2023年12月19日21时40分,搜救队一行18名队员分乘4台救援车辆,携带171套救援装备及救援物资,从青岛连夜出发,于2023年12月21日凌晨2时29分抵达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在赶赴目的地之前,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最初制定的任务是以生命救援为主,然而令队员们没有想到的是,当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抵达灾区时,生命救援已经结束。“作为搜救队,没能赶上生命救援,虽然略有遗憾,但还是十分高兴,为此次的救援速度感到高兴。”队长李延照告诉记者,此前,放眼世界,还没有一次地震生命救援能在24小时内完成,“这次是中国创造的一个奇迹。这也从另一个层面看出,我们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成长。”李延照说。
于是,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迅速作出调整,将任务从生命救援转为了赈济救灾。据悉,队员们在前期协调了大量的物资,包括棉衣、水、粮油、帐篷等,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让受灾群众有地方可住,有热饭可吃,有棉衣可穿,这是我们的目标。”李延照说。在随后的过渡安置阶段,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还临时安置大量帐篷以及板房,供受灾群众居住。
2024年1月1日,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圆满完成国家应急管理部及中国红十字总会部署的赈济救灾任务。截至1月1日17时,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共搭建帐篷360顶、搭建移动厕所45个,拆除帐篷125顶,安置区防疫消杀面积4600㎡。卸装日用品6194箱、电缆盘36个、监护仪17台、大众卫生厕所149套、电热器3980个、折叠床600套,棉被6900床、棉褥5000床、衣物8190套(包),自加热米饭100箱、方便面799箱、饮料及水285箱、小食品1168箱,张贴375张红十字安全宣传海报。
14天的救援,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员们听到最多的是“感谢”,最令队员们感动的,是看到受灾居民接过物资时流下的眼泪。在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记录的一段视频中,一位大爷接过物资后,含着眼泪,紧握队员的手,一个劲说着感谢。
“营长”婆婆,是全家人的偶像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队员徐立萍下车后,儿媳妇便跑来与她拥抱,儿子赶紧帮忙接过行李。在此次救援任务中,徐立萍被队友们称为“营长”,而她也早已成为家人的偶像。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赈济工作,好多事需要去摸索。此次任务中,我负责在大本营协调各类物资,所以大家都叫我‘营长’。在救灾现场,也经历了几次余震,但是我们都提前做好了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2016年就加入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的队员徐立萍已经参与过多次救援行动。对于此次在甘肃的任务,徐立萍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2018年,我在甘肃兰州经过救援培训,取得了中级证书,一直对甘肃怀有感激之情,所以听说此次任务,我马上报名参加。”
看着婆婆,一边的儿媳妇兰天不时露出崇拜的眼神,她也想像婆婆一样,成为一名搜救队队员。不久前,兰天已经成为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考察队员,向着目标继续迈进。“我的婆婆是我的人生榜样,是我学习的目标。受到她的影响,我也要投身公益事业。”兰天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栾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