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一流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交心办·事事通”一站式服务便民利民

今年前11个月共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3.49亿元 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814列
青岛晚报 2023年12月07日 徐美中

青岛晚报2023年12月07日版面

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全省第一。

今年前11个月,我市高速公路减免车辆通行费3.49亿元、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814列……6日下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市交通运输局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开展情况。

营运车辆检审“一站式”服务

市交通运输局对行政许可、备案等6类、114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办事指南编制完成率、发布率、可网办率、可全程网办率、进驻大厅率达到5个100%。持续推进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换证、补证等4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办结率达100%。依托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的机动车检测机构,设立50处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开展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排放检验和道路运输政务事项审验“一站式”便民服务,将营运车辆年审、换证、客运车辆等级评定等全部入驻便民服务站,实现服务窗口延伸。目前月均办理8000余件,各审批窗口线下业务减少近一半,办理满意率100%。

聚焦港口航运等9个领域,出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55条政策措施和50条创新举措,开展“送政策上门”企业服务月活动,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直达快享各类政策红利。落实航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兑现航空客货运航线补贴10批次,补助7条货运航线950个货运航班、5条客运航线322个客运航班。

落实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助力800余家中小道路货运企业融资30亿元。发放农村客运补贴、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9697万元。新培育国家A级物流企业4家,总数达到110家。深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前11个月减免车辆通行费3.49亿元。

135家驾校推行先培后付

《青岛市海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拟于年底前制定出台,进一步规范海上旅游客运经营行为,促进海上旅游客运健康有序发展。我省首个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方面的地方标准——《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规范》印发实施,有效填补该领域地方标准空白,让从业单位质量管理有据可依,使建设过程质量检验有据可循。推进胶东五市、市级部门、区市联合执法常态化,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把普法融入行政执法工作全过程。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创新“移动式案件处理”模式。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违法案件处理窗口转移到服务区或收费站,方便客运班车及大件运输车辆往返途中进行案件处理,降低当事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全市135家驾校全面推行“先培后付、计时支付”模式,对培训内容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监管,从根源上破解学员退费难题,该模式推行以来,全市已有6万余名学员报名学车,有关收费退费纠纷投诉较之前下降95%以上。

深化ETC智慧停车城市试点,新增ETC停车场50个、总数超200个,市内主要景区周边实现路侧停车ETC收费、覆盖车位5万个。全市71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全国首创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无电无网支付。

创新推出点对点、门到门全程定制班列服务和大客户、冷链、跨境电商供应链专列,开通首班中欧班列(山东-越南同奈)、首班奇瑞汽车出口专列、首班上合示范区-莫斯科“中俄快线”,解决外向型企业国际物流供应链难题。前11个月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814列,位居全省首位。

全国首创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新模式。今年前11个月,港池内“套泊热接”共完成655组,节约983.62小时,为码头增收4080.5万余元,为船公司节约租金572.8万余元,节约燃油费用825.1万余元,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增收约9807.1万余元。

地铁沿线公交运营将延时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业务“掌上办”,实现行业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全面扩容。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一体化整合,以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说理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新业态。大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深入落实“综合一次查”“检查计划审批备案”等制度,坚持对企业“无事不扰”。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统筹市民通勤通学需求、地铁及枢纽衔接、场站及道路条件等因素,做好新打通道路公交覆盖,重点解决城阳、高新区等新建城区新打通道路公交不便问题。适当延长地铁沿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方便市民换乘出行,进一步提升夜间公共交通线网的服务能力,助力夜经济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