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著 梁从诫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年10月出版
《作文本》 张永和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
《图画本》(内页) 《图画本》 张永和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8月出版
城市需要美学,城市中的人也需要美学。作为一种隐形力量,审美驱动着设计力和创意力,推动这城市空间更新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向美而行”。
有人说,建筑,是城市审美的锚定点。在似曾相识的建筑群里,看着越来越像的城市,如何重新审视建筑之美?不如跟随建筑大师的描述,从读懂建筑的美,读到建筑之外的美。
《图像中国建筑史》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长时间的、科学的调查,他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一起,在那个社会动荡、物质资料匮乏、交通极其不便的条件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全国近两百个县城的两千余个古建筑项目进行了考察和详细的测绘,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并撰写了详尽的科学研究报告。
《图像中国建筑史》是与《中国建筑史》一起,抗日战争时期写作于四川省李庄,其时“宿不蔽风雨,食只见菜粝”,“贫病交加,故人寥落”,而梁思成正是怀抱着殉国者的心态,为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保存发奋著述。因种种原因,书稿未能及时出版。梁思成逝世十多年后,在费慰梅的努力下,这本著作终于得以面世。
《图像中国建筑史》以英文写作,目的是向西方读者和建筑研究者讲述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因此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对中国古建筑“有机的”结构体系的发展及其形制演变有一个概要性的呈现。本书还有大量营造学社成员在测绘中拍摄的珍贵影像以及梁思成、莫宗江绘制的精美插图。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可以使西方读者对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外在形式有深入的了解,对当代中国人理解传统文化和建筑的关系,也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本书为中英文双语版,由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翻译成中文。此次新版还特别约请了梁思成的学生、助手傅熹年撰写了导言,对《图像中国建筑史》以及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作出了整体性的评价。
《作文本》《图画本》
融会文学、建筑、艺术
著名建筑师张永和一直对文学保持兴趣,世纪文景新近出版的两部他的作品中,《作文本》收录了他最具代表性的随笔,涉及了文学、建筑和艺术;而《图画本》一书中则能看到他具有艺术价值的手绘概念图。
张永和是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荣休教授。
他在1993年在美国与鲁力佳创立非常建筑,2000年主持创办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2005年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成为首位执掌美国建筑研究重镇的华裔学者,2011至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
《作文本》集结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中收录1982年至2021年创作的文章五十篇,可依照涉及论题分为 “建筑,居住”“文学、艺术”“思想”“教育”“城市”“父亲”六组,但又不局限于此。张永和以充满文学性与个人风格的语言,记录四十年间的观察与思考。读者还可以跟着他读到文学艺术里的建筑,比如他分析《后窗》的故事,发生在一幢中间有院落的多层住宅楼内。“初看似乎很普通,仔细观察则会发现公寓里所有的房间都不寻常地排成一列:从过道进入一个典型的公寓,先走过厨房,再穿过客餐厅,最后到卧室。每间房间都有一个开向院子的窗户。这种线性的房间排列只可能有一个目的:向院子对面的某个视点展示公寓内部的情形。因此影片中的公寓也只能是专为拍摄此影片而设计的窥视建筑。”
“在《单身公寓》《日期变更线客栈》《线性城市》等设计图纸中,我好像短暂地进入了这个世界,体验到一种我以前不熟悉的理性的诗意。我几乎相信一旦找到了它,我会真正明白如何设计建筑。”《图画本》是张永和的建筑绘本。收录了42组创作于1982年至1998年间的手绘概念图,大多为玄想式或为竞赛而做的设计。这些“想象”中的建筑图,功底扎实、想象丰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