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博超已经在岛城从事钢琴教育24年了。

钢琴专业委员会组织驻青高校钢琴专业学生每年进行演出交流。

舞台上的董博超。

董博超跟随苏瑞清老师学习钢琴演奏,也学到了钢琴老师的爱与责任。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作为青岛十六中当年唯一一个钢琴艺考生,董博超是在钢琴老师的激励下,忐忑不安地报考了音乐学院。如今董博超的学生们已经自信满满,在青岛,在其他城市,甚至在大洋彼岸带起了专业钢琴学生。
“现在学钢琴的琴童跟我们当年不一样了,现在教钢琴的老师也不一样了,现在青岛的钢琴教育已经非常专业化了。”近十几年来,青岛钢琴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从一名普通青岛琴童到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键盘系主任,青岛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董博超的学琴、教琴经历,恰好完整地参与并见证了青岛钢琴教育飞速“专业化”的进程。
在青岛弹奏起第一个音符,去国际舞台奏出华丽乐章。成熟的专业钢琴教育推动下,“音乐之岛”的琴童也正在奏响越来越响亮的青岛声音。
从“即兴学琴”到专业规划
已经在美国担任职业钢琴教师的卢玉4岁开始学习钢琴,正在职业演奏家路上前行的王旖7岁开始学习钢琴。她们的老师都是严谨的董博超。从第一个音符在钢琴上弹响,她们就在接受专业的钢琴教育了。
“我学钢琴和现在的琴童完全不一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董博超特别喜欢《上海滩》,坐进音乐老师办公室的她,凭借脑海里的旋律,竟然就在风琴上弹出了电视剧主题曲。“老师很惊讶地问我:‘会弹琴?’我说:‘不会,就是喜欢。’”凭感觉弹出曲子,每首歌都能唱准调的董博超“惊艳”了音乐老师,老师建议她的父母给她买钢琴学琴。“我爸爸觉得家里没有搞这一行的,感觉不一定行。妈妈后来就给我买了卡西欧电子琴。”董博超去书店买了电子琴相关图书,自己看书学习。六年级的时候,老师又去劝说父母,“升初中的暑假,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钢琴,聂耳牌,5000元。”初一新生董博超正式成为钢琴琴童。
“琴童”董博超和父母都没有关于音乐的理想规划,“我当时只是想学琴将来也许会到幼儿园教教小朋友。”直到高一时遇到了恩师苏瑞清,“苏老师鼓励我报考音乐学院,我之前都不敢想,但是咬牙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就读于青岛十六中的董博超,作为学校当时唯一一个钢琴艺考生,考入了天津音乐学院,后来回到青岛,任职于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1999年前后,董博超迎来第一批钢琴学生,“这些学生现在分布在国内外,有的做了钢琴教师,有的成了演奏家。”董博超开始教学的时候,青岛琴童的家长们已经早早就开始规划孩子的音乐路线了,“那时候孩子们的天赋都差不多,中学生练琴时间都有保障。”有天赋并且勤奋的孩子们,大多走上了专业道路。卢玉和王旖都是自小就跟随董博超学习钢琴的,卢玉取得了佛罗里达林恩大学钢琴表演专业学士、波士顿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现为一名美国俄亥俄州钢琴教师。王旖在2016年考入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又在校攻读演奏家文凭……
看似“即兴”踏入钢琴专业的董博超,归来青岛就进入了专业钢琴教育的新阶段。
岛城钢琴老师的一脉相承
“我不是了不起的人,就是比你早了点儿来到这个世间。”八十多岁的苏瑞清已经有些记忆模糊,但是对于钢琴相关的记忆十分清楚。每逢董博超去看望她,她就重复地讲这句话,并且说“董博超很尊重老师,她学琴的时候很要强。”
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董博超,她的老师苏瑞清也生于青岛,苏瑞清的老师则是“岛城钢琴界灯塔”、青岛最早一代的钢琴老师王重生。“我三五岁就跟着王重生老师学琴,她对我们非常好,教课教得好,还经常给我们送吃的。”苏瑞清于上世纪50年代求学于中央音乐学院,“每天早上铃一响,我们就起来练琴。”她与鲍蕙荞、刘诗昆等一起跟随前苏联的钢琴老师学习,后回青就职于青岛市歌舞剧院。“苏老师给青岛带来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方式。”董博超说,苏瑞清这一代老师,为青岛钢琴教育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董博超对于学琴“最痛苦”的记忆是在1995年的大年初二,“早上十点去苏老师家上课,下午三点才下课,苏老师和她的爱人轮流教我弹琴和乐理。”弹了五个多小时钢琴的董博超是哭着从老师家出来的。“后来我明白了苏老师的用心良苦。”那时候苏瑞清就是用爱心与耐心,鞭策她去提升专业,备考音乐学院的。
而在卢玉和王旖的回忆里,董博超老师也是非常严格的,“每次去找董老师上课,我的内心都很忐忑,她要求的标准高。”现在也是钢琴教师的卢玉继续着“董老师”的严谨,在大洋彼岸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学生的。
打开音乐视界奏响更大舞台
从青岛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的视角,董博超如今看到了青岛琴童在全省全国很高的获奖率,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从国内外专业院校毕业的老师回青执教,看到了岛城整个钢琴教育的高幅度提升。
“我从事钢琴教育24年了。”董博超清楚地记得刚毕业回青执教的几年里,北京的专家评委来青评定考级,对青岛的钢琴教育还会提出一些意见,比如启蒙老师中专业的少,教学方法不够好,很多琴童弹琴胳膊都是紧的等等,“整体教学的专业性还欠缺了一些。”随后的十几年,青岛的钢琴教育突飞猛进发展,“专业老师回青的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对青岛整个钢琴教育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不同级别不同层次钢琴比赛的广泛开展,也是青岛钢琴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钢琴比赛可以带动钢琴专业教学。”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规定曲目,比赛也往往会伴有大师班、学术讲座等活动开展,可以让岛城的钢琴老师和琴童打开视界,不断接收新的钢琴教育养分。“我在担任评委的时候发现,现在很多四五年级的孩子就有专业表现水准。”
“钢琴专业委员会还组织了驻青高校大学生巡演。”董博超说,委员会集合7所高校钢琴专业学生,每年举办三场音乐会,演出的足迹遍及整个青岛,包括凤凰大剧院、城阳大剧院、青岛音乐厅以及胶州、平度、即墨的剧场,“岛城各地的业余钢琴教育老师,可以在剧场里看到青岛高校钢琴教育的当下水平,从中积累教学经验。”
业余教育从中受益,专业教育得到激励,从多方面打开青岛钢琴教育的视界,也就给了青岛“琴童”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在国内外舞台奏响“音乐之岛”的钢琴奏鸣曲。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贾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