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区县“百强”出炉 青岛占六席

黄岛区、城阳区等六区市上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青岛晚报 2022年12月01日 薛飞

即墨汽车产业链发展迅猛。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简称《报告》),同时揭晓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

  青岛收获颇丰:工业百强区榜单中,山东共有9个区入选,青岛占4席,分别是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和崂山区,包揽了山东省前4名;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中,山东共有11个县(市)入围,青岛占2席,分别是胶州市和平度市。

  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功能比较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点,又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作用关键。百强县是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此番全部上榜全国百强,说明青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动力强劲,城区板块实现跨越

  市辖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通过各类要素的集中和汇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977个市辖区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6.5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8万亿元。

  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市辖区213个,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深圳市南山区、上海市黄埔区、深圳市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北京市东城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位列十强。

  从各城市全部市辖区的上榜比例来看,广州、南京、上海、宁波、深圳、成都、青岛、杭州等8个城市表现不俗,超过半数以上市辖区进入百强。

  其中, 工业百强区榜单中,山东共有9个区入选,青岛占4席,分别是黄岛区(11)、城阳区(35)、即墨区(57)和崂山区(58),包揽了山东省前4名。

  作为“山东第一区”,黄岛区(西海岸新区)是经济强区,也是工业强区,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连续多年跻身工业百强区榜单。

  作为千年商都,即墨区在工业领域发展迅猛,目前,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77家,此外,即墨区加大力度培育新动能,尤其瞄准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链,目前已形成四大整车龙头带动,涵盖底盘系统、汽车电子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前三季度,崂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列全市第一位。崂山区选择用足用好区内多年来积淀的科创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做大做强7条重点产业链,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四个千亩级的专业化园区的开发建设,打造高端新兴产业集群。此次,青岛共有4个区跻身工业百强区榜单,比去年增加了一个区,说明青岛市辖区的工业路子走对了。

  潜力巨大,县域板块小步“快跑”

  根据《报告》,中国工业百强县(市)覆盖了75个县级市、22个县和3个旗,GDP合计达到9.9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5万亿元。从全国1800多个县域中脱颖而出,我市上榜的工业百强县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其中, 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中,山东共有11个县(市)入围,青岛占2席, 分别是第33位的胶州市、第90位的平度市。

  胶州工业的传统优势是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动力。近年来,依托胶东国际机场和上合示范区的战略机遇,胶州不断放大开放优势,产业大项目频频落地,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加速形成,以现代物流、航空工业、高科技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综合型空港经济日渐成型。

  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是知名的农业大市。事实上,发展工业,平度也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这里的资源总量约占青岛市资源总量的70%,矿产种类有30多种。从全域看,县域仍是青岛发展的短板和弱项。2021年,三市GDP总和为2903亿元、仅占全市五分之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亿元、为全市的六分之一,空间潜力很大。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