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老兵难舍奔涌香江 坚信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青岛晚报 2022年07月01日

2022.07.01 星期五

     

     

    

当兵时想家的时候,姬玉生会在赤柱炮台吹起葫芦丝以解乡愁。

  姬玉生的绝活是靠一个听诊器听出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狮子山巍然峻屹,维多利亚港水波潋滟,中环高楼鳞次栉比……风雨兼程25年,香港写就了举世瞩目的“新传奇”。而每一笔浓墨重彩的背后,都离不开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默默坚守。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曾经驻守香港17年的退役军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姬玉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和战友们一起坚守“狮子山下”的故事。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感受一名老兵对奔涌香江一份难舍的深情,也可以感受到他背后那一支始终保持弓满弦、剑出鞘的铁军力量。

  逐梦军旅

收发18万份文件无差错

  “我从小就想当兵。 ”出生于1982年的姬玉生自幼种下的军旅梦源于父亲和叔叔的影响,两位亲人都曾是军人,言传身教中,他们的雷厉风行、永不言弃、甘于奉献等特质在姬玉生心里扎下了根。 2001年,报考飞行员失利后,姬玉生不甘心与最初的梦想失之交臂,他收起大学录取通知书,转头应征入伍。因为综合素质突出,他一入伍就被分配至驻港部队,在驻港部队深圳基地一干就是8年,2008年正式进港。

  自1997年7月1日进驻香港以来,驻港部队如同保护香港安全的“定海神针”,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特区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离不开每一位驻港官兵的坚守和努力,姬玉生正是其中一个生动的缩影。

  “我们驻港部队的每一位战友都牢记一句话:形象重于生命,使命重于泰山。”如何树形象、担使命?姬玉生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质朴的诠释:“我必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干好。 ”新兵连一结束,姬玉生被分配到军邮所,承担着港内和港外一些机要文件、邮件、报刊杂志的领取分发工作。岗位重要,但工作内容繁琐且略显枯燥。姬玉生把这项工作看作一种历练,一干就是10年。在此期间,他收发机要文件将近18万份,战士们的包裹、信件等160多万份,仅每天的报纸就有几千份,凡是姬玉生经手的军邮无一差错。

  转岗钻研

修遍三军练出“神医”绝活

  进港之后,姬玉生发现,战友们有些物品损坏后外出修理不便,直接扔掉又很可惜,热心肠的他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维修,还考取了计算机维修高级技工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战友们需要修理的东西到了他的手里,基本都能“手到病除”。 2010年,过硬的修理技术为姬玉生赢得了调去通信站修理所的机会。

  “修理原来是我的爱好,后来变成了工作,这相当于部队给了我一个新的舞台,我特别高兴。 ”如今谈起转岗,姬玉生脸上仍透着兴奋和喜悦。但是,一进修理所,形形色色的装备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看到列装的海、陆、空装备,我真是无从下手,有些甚至以前从来没见过。 ”开弓没有回头箭,姬玉生自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接手新工作两个月内,他几乎每天都四五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跑去维修间摸索装备维修,硬是学会了50多种装备的维修。

  武侠小说中的“侠之大者”能听声辨位,姬玉生也有自己的绝活——蒙上眼睛,仅靠一个听诊器,就能听出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故障出在哪、该如何修。 “设备发出声音,就像人说话一样。人生病了声音可能会沙哑,设备故障了也会有异响。 ”姬玉生被战友们称为“神医”,但他的听声修理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因为数字化、集成化的部队装备各元器件都是密封的,靠听排查故障能大大提高维修效率,而他靠着这一绝技练就了“修遍三军”的过硬的装备维修本领。

  安心服役

患癌父亲把他“打”回部队

  驻港部队离不开来自战士家庭的默默奉献与支持。姬玉生有一个幸福的小家,他的妻子吴丽是青岛大学的一名教师。 2006年,姬玉生回家探亲,与战友先天独臂的表姐吴丽结识,被她乐观勇敢的精神打动,两人书信往来间积淀起深厚的感情,2009年二人走入婚姻殿堂。贤慧的吴丽用一只手为姬玉生撑起了一个家,还被评为“青岛市十佳军嫂”。

  2012年,就在姬玉生的维修工作日益精进时,生活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那年大年初一,我姑说我父亲患了晚期癌症,当时我感觉像天塌了一样。 ”心急如焚的姬玉生请假回家,希望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但老人见到惦记已久的儿子没有表现出开心,反而生气地打了他一巴掌。 “父亲说,你回来照顾我,我的病就好了?你是个军人,你要把国家、部队放在第一位。 ”姬玉生说,当过兵的父亲是个胸怀大局的人,他知道当时部队正忙于驻港15周年庆典,儿子的岗位不便脱身。 “公公一直以玉生是驻港部队战士为荣,所以他特别不想拖累玉生。玉生回来时,他其实已经不行了,后来还是硬撑着下床送玉生走。 ”作为一名军嫂,吴丽理解并尊重公公的选择,一肩扛起照顾老人的重任。2012年7月,当姬玉生和战友们完成驻港部队15周年庆典保障任务后,才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听说老人的遗言是“让玉生在部队好好干”,姬玉生泣不成声。

  不幸的是,后来姬玉生的母亲也患了癌症,服用的药物价格高昂,为了让丈夫安心服役,吴丽兼职多份工作,每天熬到深夜。 “那是我第一次萌生退役的想法,心里很矛盾。 ”姬玉生说,母亲、妻子都再三叮嘱他好好工作,所以他必须好好在部队干出个样来,才能对得起这些沉甸甸的期望。

  难舍香江

建功新岗不忘老朋友

  2018年,姬玉生退役成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维修电工。进入公司不久,他身上那种驻港部队退役军人极强的钻劲就显露无遗。公司使用的龙门吊控制系统由外国一家公司研发,原来发生损坏后只能买新的,一套就要10万余元。姬玉生得知后主动请缨,顺利攻关,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公司节省200余万元。凭借在部队练就的过硬维修技术,到目前为止姬玉生已经为公司解决技术难题200多项,申请专利5项。 2019年,公司专门为他成立了“大师工作室”。他陆续获得了“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集团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建功新岗,姬玉生并没有忘记守护香江的日子。每年7月1日晚,他回到家中,餐桌上都有加菜,一家人以此庆祝党的生日和香港回归纪念日。他的微信头像是香港中银大厦的街景,那是他到太平山维修装备时拍下的。 “大厦环抱着的是驻港部队,看到头像我就想起部队,那就像我的家,香港也如同我的第二个家乡。 ”姬玉生说,在香港时,每年的中秋慰问活动、军事夏令营活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香港同胞在与官兵们的近距离相处中自然而然唱响同根同心的鱼水情深;孩子们则是走进部队时带着一脸懵懂,在夏令营中了解到党和祖国的发展史,看到驻港部队官兵如何奉献青春、保家卫国后,往往就能体会到那份血浓于水的温暖,每次孩子们离开部队因为不舍哭得稀里哗啦,已成为夏令营的“名场面”。这些令人动容的时刻深深刻在姬玉生的脑海中,每当想起在香港的日子,他就会打开微信跟老战友和香港的老朋友们聊一聊。

  回忆军旅生涯,姬玉生感慨地说,每一位驻港部队官兵都以一份炽热的军旅情怀守护着香江,有这些血肉之躯筑起的牢不可破的堡垒,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姬玉生(右二)和公司的同事们探讨维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