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为何“雾里看花”?

青岛晚报 2022年03月17日

青岛晚报2022年03月17日版面

2022.03.17 星期四

   

   

17 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整

再次开启,预测油价将再次大幅上涨。油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不少想要购车的市民将目光瞄向了纯电动车,希望借助相对较低的电价,减少用车支出。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有纯电动车推出,有的厂商为打消购车者疑虑,打出了“超长续航”的广告。纯电动车的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里程有没有差距?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影响?近日,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实际续航里程打七折

市民张先生的工作地点在城阳长城路附近,他家住市北兴隆路,每天上下班里程近70公里,每月光油费就要1200多元。面对不断攀升的油价,张先生在去年9月开始考虑置换一辆纯电动车。 “2015年我买了一辆紧凑型的韩系SUV,使用近7年后实在有些吃不消了。 ”张先生告诉记者,每月上千元的油费,让月工资只有4000元左右的他感觉有些“头沉”。为了减少支出,机场未搬迁前,他每天早晚都会接一单顺风车,以此弥补支出。机场搬迁后,顺风车订单减少,加上婚后需要支出的款项增多,于是张先生去年11月购买了一辆比亚迪宋PLUS EV。买车时,张先生特意看了下里程,标值续航里程为505公里。

使用到现在,张先生感觉和燃油车相比,纯电动车的驾驶感更佳,提速更快动力更足,且噪音较小,在快速路、高速路段超车无压力。此外,车辆外观及内饰方面张先生也感觉制作精良,科技感较强。

不过,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续航里程,张先生有些无奈,他去年11月提车时已是深秋,随着气温降低,电池续航问题也慢慢开始出现。尤其是入冬后,随着气温降低到零下,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张先生特意进行过一次测试,在车辆满电、只在早晚少数时间开暖风、启用节能运行模式、动力回馈调至最大等四个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该车的续航里程大概是 350公里,相较标值续航里程打了七折。 “整个冬天,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张先生告诉记者,近期天气回暖,部分时间气温会达到15℃,通过观察发现,满电情况下车辆的续航里程大概在400公里左右,与标值续航里程还有一定差距。

实际里程低于宣传里程普遍存在

和张先生一样,在岛城某机关工作的陈先生,去年也购买了一辆纯电动汽车。“我算是全国较早一批特斯拉model y用户了。 ”陈先生车辆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平时主要用于上下班代步,而从住处宁夏路到位于延安一路的工作单位,距离并不远。陈先生告诉记者,通过近一年的使用,他发现车辆里程和宣传里程存在一定差距,只是相比其他纯电动车可能会小一些。陈先生记得,买车时该车的宣传里程是594公里,不过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辆行驶里程只有500公里。一般情况下,陈先生都是一周充一次电,一次一小时左右。“车辆是根据车主的使用习惯来,通常情况下我都不会充满。”陈先生称,自己一般只会充到80%左右,剩百十公里左右里程时就去充电。整体感觉下来,车辆里程比宣传里程要低一些。

不同于张先生和陈先生的纯电动车辆,在嘉善路某机关上班的高先生,去年购买了一辆油电混合的大众车。买车时,宣传用电里程在50公里左右,可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纯电模式只能用30多公里,尤其是冬天低温条件下开启座椅加热等模式后,耗电情况更快,且充电时也无法充满。

张先生的充电地点是公共快速充电桩,谷时(早7点前、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充电电价在0.7元-0.9元之间,其他时段大约为1.1元-1.5元不等,每次充电的费用约为45元,电池电量从10%到100%所需时长约为1.5小时。如果家庭有独立的车位,安装慢充电价为0.55元/度,更加经济实惠。纯电动车保养不需要更换“三滤”,也不存在发动机保养、清理积碳等问题,因车辆为“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终身质保,所以按照厂家要求每12000公里到店进行一次保养,以检查为主,每次约为100-200元左右。随着芯片和电池的价格逐步上涨,电动车的价格也随之上调,张先生当时购买这辆车的裸车价格为18.68万元,如今已达到19.78万元,且等车时间很长。不过,相较于燃油车,纯电动车保险要翻倍甚至更多,张先生的车辆每年约为1万元,新能源车主圈子里流行一句话:“省的油钱都用在买保险上了。 ”

宣传“理想化续航”成厂商普遍手法

为何车企宣传的续航里程和实际使用有如此大的差异?城运控股文旅集团的一名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公司有上千辆纯电动网约车,因此其对纯电动车辆的技术状况等较为了解。这名专家介绍,目前汽车厂商公布的续航里程普遍使用NEDC(新欧洲循环测试)或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等综合工况标准来测试。传统燃油车公布的综合工况油耗虽然和消费者实际体验也有所差距,但相比新能源汽车要小得多。按照现有标准,目前厂家公布的续航里程结果是在相对理想的温度、驾驶习惯等条件下测试的,很难真实反映用户的实际体验。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车企在宣传时往往使用的是理想条件下的续航里程。记者登录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官方网站发现,各大网站对于车辆续航里程描述普遍“理想化”,比如,有的大幅展示现实综合工况续航里程1000公里,而在屏幕最下方很不起眼的小字中,解释了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是采用了尚未量产的电池包等附加条件。在网络搜索发现,各大车企均在搜索页的显要位置打出“超长续航”等吸引眼球的宣传语,但对于续航里程公里数的解释说明,只用小字在边缘位置展示,让消费者不易察觉。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新能源汽车展示门店,销售顾问普遍按照理想续航里程或者略微打折的里程向顾客推荐产品。一家力推纯电动网约车的网约车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力推一款续航400多公里的车型,实际夏天也就跑300多公里。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深读一点

让续航里程回归真实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在产销量突飞猛进的同时,汽车厂商宣传的续航里程也在不断增长,但普遍存在不实的问题。 2021年12月,有机构对41款新能源汽车在冬季严寒情况下的续航里程表现进行测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多款知名品牌汽车普遍存在50%左右的里程折扣,很多车辆续航里程不足标称的一半,有的甚至只能跑到标称续航里程的30%到40%。3月初,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消协发布电动汽车低温续航里程比较试验。北京市消协报告显示,所测试的10款样车,均存在低温“掉电”续航里程“打折”的情况,“里程焦虑”一直是阻碍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的最大问题之一。根据市场研究咨询机构君迪和懂车帝的用户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受访车主从未实际体验到厂家告知的续航里程。其中,纯电新能源车行驶里程低于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续航估值不准确和续航里程突然下降,是车主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多名法律界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选购车辆的重要考量因素,属于消费者知情权范畴,在宣传时厂商和经销商需要向消费者明确并以显著方式告知相关信息,如果采取虚构里程数或者误导消费者的方式,则涉嫌消费欺诈。续航里程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依据,也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命门”。让消费者了解实际使用公里数,是厂商的基本义务,也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底线,车企应如实宣传,同时也需要各方合力,通过更新标准、丰富数据等多种方式,更科学地呈现这类新产品的特性。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采用大数据统计,公布现有用户平均续航里程等方式,让续航里程回归真实,不再以虚标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