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仪所王军成:突破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

青岛晚报 2021年11月19日

2021.11.19 星期五

     

     

    

  18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海仪所见到了王军成,他特地带来了系列海洋资料浮标图,给记者讲解了我国现有海上浮标的类型与样式。

  海洋资料浮标被誉为是认识海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开发利用海洋的“信息侦察兵”,是防灾减灾的“预警利器”,是守护我们蓝色国土的“忠诚卫士”。科研攻关时,他一年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海上度过。“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科研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坚持才可能有重要突破。 ”王军成自豪地说,我国研制的系列海洋资料浮标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军成深爱着海洋科研事业。

建设国家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

  王军成现任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王军成长期从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仪器装备研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军工科研项目10余项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突破了海洋监测浮标系列关键技术,构建发展了海洋资料浮标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海洋浮标的系列化、产品化,支撑建设了国家海洋环境浮标监测网。

  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奖励。

  基于为发展我国海洋监测仪器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王军成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士等荣誉。

投身海洋事业乘风破浪

  197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通信技术专业毕业后,王军成放弃了到国防科工委和“国”字头科研机构工作的机会,选择了青岛。他从小就向往大海的蔚蓝和广阔,希望能在海洋科研事业上乘风破浪。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浮标工程研究的开拓者,王军成主持了我国各种型号的浮标研制,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建立了海洋动力环境浮标监测技术理论,推动我国浮标技术不断发展。1989年,他所在的海仪所研制的第一台海洋浮标在北海投运,实现了我国业务化大浮标从无到有的突破。至今,这台浮标仍在运行,而且与时俱进地更换了零部件,浮标性能进一步提高。2009年,科技部评选“国家自主创新产品”,海仪所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成为海洋行业入选的两项产品之一。

  在海风、海浪昼夜不断地拍打、侵袭中,浮标兀自随波沉浮,顽强挺立,为人类“站岗放哨”。巨浪、飓风、盐雾、腐蚀、潮湿、生物附着,这就是海洋监测装备的工作环境。早年,浮标技术并不成熟,一旦出现故障,即便冒着大风大浪也要立即出海检修。印象最深的一次,海浪高达两三米,王军成和同事们克服极度晕眩和大幅摇晃,坚持工作了4个小时,体能已到达极限,边呕吐边操作。恶劣的海况使他们无法经过舷梯,再从浮标回到船上。情急之下,王军成和同事们只能套上救生圈跳入海中,然后靠船长用绳子把他们拖回到船上,好在一次次都有惊无险。

星星点点织成监测网

  2000年之后的海仪所,自时任所长王军成开始,提出了一系列极富特色的措施,为该所跨越式提高科研能力、迅速晋升“国家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军成是一位海洋科研探索者,从业40余年来,要么在海上进行沉浸式观察实验,要么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最新款海洋浮标。“想出大成果就得能坐得住冷板凳。”这些年来,诸多荣誉和光环没让王军成有丝毫懈怠,他对浮标的研究专注而痴迷,守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从渤海、黄海,到东海、南海,蜿蜒数万公里的海面上,王军成研制的浮标锚定不同方位,星星点点;它们可以根据需要适应不同的监测系统,实现长期、定点、连续、实时监测。

  “我从走上这条路开始,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海洋技术必须先行。国家迫切需要这项事业,我从事海洋技术研究,就有责任来为国家解决一些问题。”王军成科研生涯的前半段,带领团队研制的浮标将海面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雨量、能见度以及海水的流速、温度、盐度等20多个关键参数实现实时监测。近十几年来,他又将目光从海面投向了水下,向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研究领域发力,开展了水下探测技术和船用气象测量系统等研究。

实现更多的蔚蓝梦想

  王军成介绍说,浮标及其监测网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与防灾减灾、海防安全、海洋开发、海洋科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沿海东临太平洋,南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气候带,海洋自然环境激烈而多变,每年的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等海洋灾害频发,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威胁。在预警监测风暴潮等极端灾害过程中,浮标的实时监测数据为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海洋预报方面,浮标数据应用到风场、有效波高等业务化预报模式中,使预报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在海防安全方面,通过布放浮标获取特定海域的长期、连续、定点观测数据,为海洋战场环境建设等提供有力保障;在海洋开发方面,浮标为国家海洋工程实施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撑;在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积累的数十年浮标观测数据,是我国自主可控应用于海洋与大气科学研究的唯一长时相在线原位监测数据集,为开展中国近海动力环境变化规律、生态系统演变、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王军成这位年过六旬的“海洋迷”,依然保持着深厚的海洋情怀和旺盛的干劲,去实现更多的蔚蓝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