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星期三
刘某正在办理领取司法救助金的手续。
本报4月27日讯 驾驶证降级后,刘某全家的收入来源没了。不凑巧的是,刘某的妻女遭遇车祸,对方无力赔偿,医疗费用支出难以为继。 4月27日记者从市北区人民法院了解到,法官用司法救助的方式圆满化解这起行政赔偿案件中的争议,还让原告一家摆脱困境。
2019年,刘某所持的A2驾驶证被扣分降级,刘某向市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审理,法院判决将刘某的驾驶证准驾车型恢复至A2。刘某还提起了行政赔偿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5万余元。办案法官郝海滢了解到,刘某以驾驶货车送货为收入来源,驾驶证被降级期间,家庭失去唯一收入来源。当时,刘某的妻女遭遇车祸受伤,女儿遭受两个十级伤残,花去大量医疗费用,而肇事方却没有赔偿能力,原告家庭一时间陷入困境。
合议庭和法官会议研究认为,根据《国家赔偿法》,只有行政行为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才能获得赔偿,原告刘某提出的损失与行政行为并无直接关联性,赔偿请求很难得到支持。办案法官多次约谈刘某,向他解释行政处罚和行政赔偿案件的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刘某提出,希望法院能够对其家庭困难情况给予救助。办案法官指导刘某提交了司法救助申请和申请材料,建议通过司法救助方式化解矛盾。经过不懈努力,刘某的司法救助获得批准,近日,刘某通过法院拿到救助款。刘某表示,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张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