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打卡学车 黑车没了市场

青岛晚报 2021年01月05日

2021.01.05 星期二

     

     

    

教练指导学员在车载计时记程终端机上刷身份证确认身份。徐常青 摄  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将进入联网时代。

  市交通局发布一则学时对接消息,轰炸了不少“无本族”的朋友圈。目前,学时对接已在个别驾校试行,2021年 1月11日起正式实施。学时对接对急盼学车拿证的学员到底有何影响?整个驾培行业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实施后,学车难度没增加,只是让黑车、黑教练无法生存了。

1

学时对接遏制“黑驾点”

  为给广大学车市民营造安心、透明、便捷的培训环境,在规范驾培市场秩序、遏制“黑驾点”和乱收费等驾培行业乱象的基础上,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周密部署,协同配合,决定自2020年12月31日起,在全市试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平台与公安部门考试系统联网对接。

  学时对接将交通运输部门的培训平台与公安部门的考试系统对接后,学员在驾校报名后学习数据将同步上传到交通运输部门的培训平台,确认后自动推送至公安部门的考试系统,学员在参加考试前,考试系统将核查培训学时及学驾里程,达到相应科目培训要求方可参加考试。此次工作,采取新老学员“区别对待”的方式,对于2021年1月10日前(含当日)已确认受理但尚未通过机动车驾驶证相应科目考试的学员,采取原有的培训和考试方式进行,实现平稳过渡。自2021年1月11日起,除公安部规定可直接报考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外,对公安部门新受理的学员实行考试前学时核查,新受理学员应当完成各科目规定的学时培训后方可预约考试。

2

教练车装上指纹机

  学时对接到底如何实施?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镇平一路1号的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驾校,教练员赵洪顺正在指导学员练车。赵洪顺告诉记者,该培训场地占地80亩,在市区驾校中规模最大。在其中一辆教练车上,赵洪顺指着驾驶座右侧的一块屏幕告诉记者,它便是学时对接的主要考核方式。这块屏幕,教练员上车和下车时,都要按指纹打卡,以便上传信息。学员在上车和下车时,也要如此操作。

  在学员练车期间,屏幕配备的摄像头会不定期拍照,以确定是学员本人在练习。 “拍照分正脸和侧面两个摄像头,必须确保教练车是在运行过程当中,而不是停在原地。”此前没有学时对接时,学员只需满足交警部门的约考要求,即可预约考试。如今,学员必须按照规定学时进行培训,C1驾照总学时需要62个学时(包括科一12学时,科二16学时,科三24学时,科四10学时,每个学时是45分钟)。这就意味着学时拉长,拿证周期也将延长。在赵洪顺看来,此举对学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开车要谨慎,多学习才能确保安全。

3

让黑车黑教练没了土壤

  学时对接,对驾校而言无疑增加了成本。 “以往可能有的学员不需培训这么长时间就能通过考试,现在不管能不能通过,都必须要打满这些学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驾校工作人员表示,每名学员按要求上车练习,对驾校而言,意味着教练员人工和教练车油耗等成本的增加。不过,学时对接,从根本上铲除了黑车黑教练的生存土壤。“学时对接系统要求划定电子围栏,黑车黑教练找块空地就能教学生的时代过去了。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一直以来,在驾培系统内部,存在一些挂靠正规驾校的黑车黑教练,凭借熟人或低价揽客等行为,将学员招揽到名下学车,这些人员因为没有监管,导致出现问题时学员难以索赔。

  有了学时对接系统,教练车必须在合乎要求的场地内开展培训,对广大学员来说,无疑多了一层权益保障。这名工作人员也提醒即将学车的市民,不要因为贪图便宜或就近,而选择那些没有正规资质的驾校,一旦出现问题,损失的将是自己的权益。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扫码看学车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