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星期二
这份“烧脑”是常态的职业其实也会受委屈
刘智(右侧持枪者)和同事们在抓捕一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他们面对的犯罪嫌疑人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但又熟谙经济活动
的规律和法律,要和对手斗智斗勇,不亚于一场头脑风暴;他们侦破案件的案值动辄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但要把案件每一环锁定,经常要花费数个月甚至数年,辗转十几个省……他们就是青岛市公安局的经侦民警。在我国首个警察节(1月10日)到来之际,记者近日走近青岛公安经侦民警,听他们讲述破获那些大案背后的故事。
刘智(右侧站立者)和同事们在抓捕一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老刑警改行把“烧脑”当常态
刘智(化名)是即墨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他所在的二中队办理的绝大部分案件,都是非法经营、传销类案件。很多人不知道,刘智刚参加工作时是一名勇猛的刑警。用他的话说,逮过小偷小摸,也抓过身背大案的亡命徒。
10年的刑警生涯累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警察学院科班出身的刘智走上了经侦的新岗位。刚一开始,刘智就发现经侦案件中嫌疑人有鲜明的特点:案件中一般涉及多名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很多犯罪嫌疑人不仅很有头脑,而且有极强的组织控制能力;部分犯罪嫌疑人是熟知规则和法律的“老手”,或者有过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具备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要和这些人斗智斗勇,经侦警察靠的不仅是勇猛顽强,更要靠清醒的头脑和丰富的知识,每天的工作,不亚于在“烧脑”。
2020年4月,即墨公安分局侦破了一起非法经营国家管制物品的案件。刘智和同事梳理线索判断,主犯于某刚刚释放就又从事非法活动,背后肯定有尚未供述的余罪。可于某是多次被打击处理的“滚刀肉”,咬着牙就是不供。刘智和同事从于某的货物入手开始倒查,分别奔赴重庆、西安等地,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获取了关键证据,又带破了几起案件。
每次办案他们都要捋开暗网
在警察的眼里,一起犯罪案件发生后,随着侦办工作的进行,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客观方面会形成一个链条,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但在经侦警察的眼里,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链条,而是由多个链条组成的一张大网。 2020年3月,即墨公安分局开发区治安派出所陆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被男子秦某以“投资入股”“上市”的名义骗走了数万元到20多万元不等的资金。民警查明,案件中至少有50多名受害者。刘智和同事要听受害者描述嫌疑人的骗术取得关键口供,还要查清1000多万元涉案资金的走向,这样才能向检察院提供更有力的证据。随着侦办的深入,陆续有嫌疑人浮出水面,近的在烟台、威海等周边城市,远的在黑龙江、海南甚至新疆等偏远地区。 “要当好经侦警察,不仅要烧脑,还得能吃苦。 ”刘智称。经过多日艰苦侦办,他们获取了秦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关键证据。
“涉众经济犯罪背后是一颗颗躁动的心”
外人看来,经侦案件破获都是大案:传销、非法集资、发票和制假售假案件,涉案金额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甚至过亿元;但在经侦警察眼中,这些大案,特别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背后,是一颗颗躁动的心。曾有经侦警察感叹,很多人明明知道远高于银行利率的投资理财产品可能是“庞氏骗局”,但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只要抽身及时,还是可能捞上一笔,殊不知这些骗局的设计者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心理,投资者一旦陷入泥潭就难以脱身。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每个警察都铭记在心的,刘智和其他经侦警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侦办的涉众型案件中经常有数十名甚至数百名受害人,他们不仅要破案,而且要安抚他们的情绪——有些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将几乎全部身家投入,要帮他们挽回损失,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这些人身处崩溃的边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给他们带来希望。 ”刘智称。
看上去很光鲜的职业也有委屈
“有些人觉得,经侦警察成天和税务、市场监管、保险公司、银行这样的部门打交道,觉得我们轻松。 ”讲到这里,刘智苦笑了一下。其实每个经侦警察,每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委屈:有些受害人报案后急于追回损失,但不理解民警办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民警办案不力,将指责的矛头对准公安机关。 “我们受理的举报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经济纠纷,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但有些群众觉得是诈骗,投诉我们不作为。 ”刘智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
“不管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还是制假售假等经济犯罪,永远是预防在前。 ”经侦民警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有个希望:广大市民能提高意识,远离经济犯罪。为了保护人民,为了国家的经济秩序,他们也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刘卓毅
公安机关确保全市元旦期间治安秩序
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9%
本报1月4日讯 元旦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辅警扎实做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有序,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9%,未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为广大人民群众欢度节日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市公安局启动社会面巡防、公安检查站查控二级勤务,设定了300多条巡逻路线、200多个值守点,投入社会面巡防警力1万多人次,部署应急备勤力量4000人,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节日期间,民警在全市社会面盘查核录4.6万人,核对各类重点人员两百多人。
公安交警部门以“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加强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农村道路巡查管控,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共出动执勤警力7000多人次,设置执勤岗位400处,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95%,未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公安机关保障机场安全起降302架次、进出旅客31768人,地铁安全输运乘客145.8万人次、安检物品65.5万件。(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青公宣)
把诉讼服务送到家门口
市中院出台推进人民法庭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
扫码查看《意见》
本报1月4日讯 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近日,青岛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推进人民法庭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
《意见》指出,人民法庭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在妥善审理基层易发多发纠纷的基础上,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意见》强调,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快推进审判职能延伸,广泛推动互联网诉讼服务站进驻社区,加强对人民调解、行业解纷组织的指导,促进纠纷高效化解。《意见》要求,人民法庭要将执法办案与矛盾风险评估结合起来,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编发审判白皮书等方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化解风险隐患提供参考。
《意见》提出要结合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将诉讼服务中心部分职能通过人民法庭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提高便民服务实效。 《意见》特别强调,法庭要保留线下导诉功能,设置专门窗口为使用智能设备能力不足、诉讼能力较弱的群体提供线下立案、诉讼指导等服务。(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吕佼 唐伟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