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照片

青岛日报 2025年04月21日

青岛日报2025年04月21日版面

□米荆玉

《流浪地球3》上周在青岛东方影都开机,一位资深影人在朋友圈分享了三张照片,分别是《流浪地球》2017年开机合影、《流浪地球2》2021年开机合影和如今的《流浪地球3》开机合影。

第一张合影尤为引人瞩目——虽然稍显模糊,仍能看出来郭帆身前的乌尔善、龚格尔等核心影人的身影,而第三张合影里的路阳导演也非常显眼,他与郭帆之间有着从作品到技术的深入合作。第一张合影时,《封神》还没拍完,《流浪地球》演员阵容里还没有吴京,从导演、东方影都到国产电影都处在改变格局的前夜;而到了8年后的第三张合影,吴京、沈腾合计在青岛完成了近10部电影,路阳导演已经完成了两部《刺杀小说家》系列,照片里几乎每个人都跟青岛有着深刻的电影情缘——待到2027年春节档之后,这三张合影的考据还可以继续深挖。

“电影之都”青岛之于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紧密关联,这三张合影提供了重要注脚:抹去这三张合影,意味着抹去了2018年国产电影的大部分增量。合影里的电影人重新定义了国产硬科幻电影、中国神话史诗电影、国产魔幻奇幻电影、国产科幻喜剧电影,他们完成了接近200亿元的票房产出,持续抬升中国电影的票房天花板和技术穹顶。刚刚开机的《流浪地球3》并不只是在数值上对电影产出的拉升,而是意味着在成功率相当低的科幻电影领域终于有“中国科幻三部曲”的叙事,而且是“原班人马,多次成型”。2025年,中国电影正处在价值修复的重要阶段,《流浪地球3》的开机自然意义深刻。

在接受采访时,郭帆披露了《流浪地球3》两条创作标准:一个创作想法如果能在别的电影或者别的作品中见到的话,剧组就尽可能地避开;一个创意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该怎么去实现,那就是不对的,第一反应应该不知道怎么去实现这个创意。这两条标准如果能实行的话,意味着《流浪地球3》将跳开莱姆、菲利普·迪克、海因莱因等大师叙事,也跟《疯狂的麦克斯》的废土风格、《星球大战》的太空歌剧等经典风格有所区别。这显然需要借助新的影像理论、技术路径才能做到。近年来,郭帆拜访了国际领先的科技公司,探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种新技术,《流浪地球3》还设置了专门的人工智能部门。前两部《流浪地球》电影完成了对国际科幻电影的追赶,而在人工智能与电影结合的路径上,《流浪地球3》有可能尝试“超车”,这必然对AI角色的交互、图像质量提出全方位的挑战。

对于经历过2009年《阿凡达》上映盛况的影迷来说,对当时数百元一张的黄牛票记忆犹新。然而,在东方影都完成的一系列大片,让特效大片时代进入了中国叙事的新纪元。在这里,《封神》完成了三部曲联拍,而《流浪地球》则采用了每隔两三年拍一部的工作模式,《流浪地球3》又是以上下集的方式上映,这对于表演的连贯性、剧本的完整性来说又意味着新挑战。正如《哪吒之魔童闹海》汇聚了全国动画人的“万鳞甲”一样,《流浪地球3》集中了从原创科幻、动捕虚拍、特效制作等一系列业界大咖的奉献。一部传世佳作的诞生,需要电影人和“电影之都”的倾心合力。